[发明专利]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系统及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19950.1 申请日: 2021-12-13
公开(公告)号: CN114304018A 公开(公告)日: 2022-04-12
发明(设计)人: 安树青;傅海峰;朱正杰;赵晖;史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 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1/59 分类号: A01K61/59;A01K61/10;A01K61/51;A01K61/50;A01K63/04;A01G22/00;A01G31/00
代理公司: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代理人: 朱振德
地址: 215553 江苏省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河蟹 生态 养殖 系统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区,所述养殖区包括河蟹生产区和尾水净化区,所述尾水净化区包括:

沉淀塘,用于去除水中大颗粒悬浮物及降低总磷量,并养殖有以藻类和水草为食的鱼类、螺类及贝类;

氧化塘,用于去除水中氮磷及污染有机物,并养殖有浮水植物;

净化塘,设置有浮床,所述浮床上种植有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塘底投放有螺类、贝类或滤食性纯鳞鱼;

稳定塘,种植有沉水植物;

其中,所述河蟹生产区的排水依次经过所述沉淀塘、氧化塘、净化塘和稳定塘后进入河蟹生产区;所述尾水净化区的面积占所述养殖区面积的8%-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蟹生产区的排水口和进水口分别通过渠道或管道与所述沉淀塘和所述稳定塘连接,所述稳定塘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设有泵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蟹生产区的池塘形状呈长方形,池塘面积为10~20亩,池塘塘埂顶宽3m,塘埂坡比为1:1.5~1:3,所述河蟹生产区设置有增氧机,所述增氧机功率高于0.2kw/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蟹生产区与所述沉淀塘之间设有排水管道,所述河蟹生产区与所述稳定塘之间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直径大于40cm,所述排水管道直径大于25cm,每亩池塘流量Q=0.3*666.67=200m3/亩,排、进水时间为一次20小时,管道经济流速0.9m/s~1.5m/s。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净化区内相邻各塘之间采用物理或生物方法分割;所述物理方法分割为构筑沙石过滤坝、潜流坝、土坝配涵管或渗滤堰;所述生物方法分割为构筑栽种挺水植物的表流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堰采用石笼网为骨架,内部填充砾石和多孔陶粒。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塘占尾水净化区面积的30%-50%,并设置有生物过滤毛刷和增氧机,所述沉淀塘养殖有鲢鱼、鳙鱼、螺类、贝类、草鱼、鳊鱼和浮萍;所述氧化塘设置有水车式曝气机,所述氧化塘的浮水植物覆盖面积小于所述氧化塘面积的80%,浮水植物为浮萍、水葫芦、水花生;所述净化塘的水生植物为水芹菜、蕹菜、香菇草、伞竹或浮萍;所述稳定塘占尾水净化区面积的30%-40%,所述稳定塘的沉水植物为金鱼藻或苦草;所述尾水净化区各塘周边种植有挺水植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采用竹子或PVC管搭建的长方形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内兜底有塑料基网,每个浮床种植3-5公斤水生植物,采用铺洒形式将植物苗平铺在浮床塑料基网上,水生植物茎节跟水面接触。

9.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系统进行河蟹养殖,对所述沉淀塘进行以下步骤:

在春节前后放养鲢鱼和鳙鱼,一龄鱼种放100-200尾/亩,鲢鱼和鳙鱼的比例为7:3;5月补放鲢鳙夏花;

螺贝类每次放200-400公斤/亩,在投放一周后捕捞投入河蟹生产区;

在春节前后放养草鱼和鳊鱼,以一龄草鱼种为主投放300-500尾/亩,投放二龄草鱼种30-100尾/亩,鳊鱼一龄鱼种放养量小于100尾/亩;氧化塘和净化塘中过量水草打捞后投入沉淀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河蟹生态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河蟹生产区内养殖河蟹时,所述净化塘投放200kg/亩-500kg/亩的螺类,10-15尾/亩规格为50g/尾及100g/尾的链鳞鱼;

在所述河蟹生产区内养殖青虾或南美白对虾时,所述净化塘投放10kg/亩-15kg/亩的螺类,10-15尾/亩规格为50g/尾-100g/尾的纯鳞鱼;

在所述河蟹生产区内养殖常规鱼类时,所述净化塘投放鲢鳙鱼,规格50g/尾-100g/尾,鲢鳙鱼放养100尾/亩-300尾/亩;

所述河蟹生产区排水高峰在7-9月及11-12月,所述稳定塘在5-6月栽种轮叶黑藻或/和苦草,10月以后补种伊乐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99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