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式双层植造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0060.2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8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井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居城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3/00;A01G27/00;E04B2/00;E04B2/86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植造体 | ||
本发明属于植物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式双层植造体。本发明包括基质层,基质层的两侧由内而外的对称布置隔肤层;主材植物的根系植根于地基后,各主材植物的树干部通过编织的方式形成铅垂墙体式的植造层,且该植造层分别沿两层隔肤层的外表面向上延伸布置;植造层外部还布置有一层用于固定植造层位置的模具层;用于供液和/或供气的脉管埋设在基质层内,且脉管管壁处贯穿开设有连通基质层和/或外部环境的连通孔。本发明能将植物培育形成所需的独立的墙状结构,从而使得所成型的墙体兼具了植物和墙体的双重功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所述墙式双层植造体的植造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式双层植造体。
背景技术
植物的种类繁多,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常用来地面绿化及园林绿化。目前,植物作为一种非常好的装饰及实用材料,大多应用在地面以上以及墙壁处,随之形成表面装饰等。然而,传统植物培育时,仍然大多以布袋、塑料容器乃至种植棉等方式来达到种植植物的目的,一方面存在成本大和材料获取加工容易破坏生态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使用时,也容易产生供水不均、管路布置障碍等状况。同时,植入的植物在固定器具范围内不利于植物生长,维护成本强度高,这也给实际应用带来了一定阻碍。此外,固定容器种植植物,还有着杂草防控、水量、病虫害、根际根部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也都成为了目前植物建造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墙式双层植造体,其能将植物培育形成所需的独立的墙状结构,从而使得所成型的墙体兼具了植物和墙体的双重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式双层植造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层,基质层的两侧由内而外的对称布置由透气透水材质制成的隔肤层,以使得两层隔肤层之间构成可供基质层安置的安置空间;主材植物的根系植根于地基后,各主材植物的树干部通过编织的方式形成铅垂墙体式的植造层,且该植造层分别沿两层隔肤层的外表面向上延伸布置;植造层外部还布置有一层用于固定植造层位置的模具层;用于供液和/或供气的脉管埋设在基质层内,且脉管管壁处贯穿开设有连通基质层和/或外部环境的连通孔。
优选的,所述模具层是由横向筋条和纵向筋条配合形成的框架笼状结构,主材植物的树冠伸出模具层的笼体顶端。
优选的,该墙式双层植造体还包括穿心螺栓,穿心螺栓水平向的依序贯穿外层的模具层、外层的植造层、外层的隔肤层及基质层后,再沿内层的隔肤层、内层的植造层以及内层的模具层穿出,穿心螺栓的两端均通过紧固螺母加以固定。
优选的,所述脉管包括两组以上且彼此管体贴靠的供气管和/或供液管,脉管外层包覆有一层透水透气不透根的隔离布层。
优选的,所述供气管由基质层处依序穿过隔肤层及植造层,从而将供气管的出口伸出至植造层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供液管处布置有用于加热供液管内液体的加热源。
优选的,一种应用所述墙式双层植造体的植造墙,其特征在于该植造墙通过拆除墙式双层植造体的模具层后形成。
优选的,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的植造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居城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居城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0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