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密闭伺服腔的激光测风雷达传热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0147.X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7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军;张虞;单雨龙;倪荣萍;田树银;尹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G01S17/95;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密闭 伺服 激光 风雷 传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密闭伺服腔的激光测风雷达传热方法,其特征是,激光测风雷达伺服系统内的激光光源与放大器、线性电源、高速采集卡、探测器电路中的发热电子元件工作时的热量采用三重散热结构设计,组合实现散热功能;在发热电子元件的伺服系统壳后壁设有散热器,散热器紧贴壳后壁,且为环绕翅片结构,增大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散热效率,壳后壁制作材料为铝合金;利用均热板与壳后壁盖相紧贴,连接将内部各发热源紧贴均热板,将内部热量能及时的通过壳后壁盖传出;服系统壳为一体式的铝合金铸件,铸件腔内所有元器件支架与具有散热结构的后壳一体化成型,发热元器件内嵌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闭伺服腔的激光测风雷达传热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器件罩壳材料为0.5mm-1mm厚度的紫铜材质,发热器件完全嵌套在罩壳之中,接触面采用高导热系数含银硅脂、或液态金属填充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密闭伺服腔的激光测风雷达传热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四周完全包裹的方式,将热源全部热量集中在罩壳上,所述发热元器件罩壳外表面四周即上下左右面焊接有导热铜管热管或铝制均热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密闭伺服腔的激光测风雷达传热方法,其特征是,导热铜管热管或铝制均热板表面设有散热风扇。
5.由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方法的基于密闭伺服腔的激光测风雷达传热装置,其特征是,激光测风雷达伺服系统内的激光光源与放大器、线性电源、高速采集卡、探测器电路中的发热电子元件工作时的热量采用三重散热结构设计,组合实现散热功能;在发热电子元件的伺服系统壳后壁设有散热器,散热器紧贴壳后壁,且为环绕翅片结构,增大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散热效率,壳后壁制作材料为铝合金;利用均热板与壳后壁盖相紧贴,连接将内部各发热源紧贴均热板,将内部热量能及时的通过壳后壁盖传出;服系统壳为一体式的铝合金铸件,铸件腔内所有元器件支架与具有散热结构的后壳一体化成型,发热元器件内嵌其中;所述发热器件罩壳材料为0.5mm-1mm厚度的紫铜材质,发热器件完全嵌套在罩壳之中,接触面采用高导热系数含银硅脂、或液态金属填充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01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