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约束空间的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0651.X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4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堂;齐小军;张磊;陈涛;余利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水院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13/76;A62C13/78;A62C37/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层建筑 约束 空间 灭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约束空间的灭火装置。它包括环境温度采集端,所述环境温度采集端的一端连接灭火装置控制器的一端,所述灭火装置控制器的另一端连接气体灭火装置;所述环境信号采集端、灭火装置控制器、气体灭火装置组成的整体呈一体结构;所述环境信号采集端通过灭火装置控制器开启或关闭气体灭火装置。本发明确保灭火装置在无电源情况下,高效执行灭火措施,从而实现对高层建筑约束空间内的电气火灾在发生初期及蔓延过程中的有效控制,提高高层建筑电气火灾防护的时效性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约束空间的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在高层建筑电力机房、电缆井、管道井等管井约束空间内未独立设置灭火装置,电缆桥架等未在防火分隔处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防火封堵。电缆井,管道井内电气线路乱拉乱接或敷设不符合规范,电气设备容量负荷超标或安装不规范,部分消防电源的安全保障措施未落实,导致高层建筑电气火灾频发,人身及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急需集中开展高层建筑电气火灾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坚决预防和遏制高层建筑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用于高层建筑电气火灾灭火装置得到业界的认可和大范围推广应用。新型高层建筑电气火灾灭火装置大部分利用电力电源作为系统驱动,来实现电气火灾的预警及报警功能。
目前高层建筑电气火灾的预警方法或者灭火装置大致可分为几类:
1、传感器监测负载、泄漏电流、谐波、电流、电压、功率、打火、电弧、温度、烟雾、湿度及三相缺相等参数,通过与系统内设定的模块单元进行对比识别,通过无线传输互联网技术来对火灾进行预警,但并未提供具体的灭火措施。
如发明专利CN112735073 A,提供了一种电气火灾设备预警远程监控系统,利用监测电气设备故障时的电流强度和环境温度来判断火灾信号的虚假,采用无线传输方式进行火灾预警。但是,当系统处于无源状态时,无法正常工作。
又如发明专利CN113299026 A,提供一种电气火灾预警安全系统,利用对现场环境监测模块采集现场环境参数,通过通讯模块传输,在远程监测模块进行预警和火灾处理。但是,在系统处于无源状态时,无法正常工作。
又如发明专利CN107564232 A,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气火灾预警系统与方法,利用检测电气环境中的温度,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火灾预警。但是,系统处于无源状态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2、通过监测火灾信号或检测火灾现场环境参数,通过触发装置来执行灭火措施。
如发明专利CN113101570 A,提供一种自动跟踪灭火系统,采用传感器来触发灭火装置进行灭火。但是,在系统处于无源状态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且灭火装置体积过大,在约束狭窄的空间内,无法使用。
又如发明专利CN112933461 A,提供了一种爆炸覆土和释放二氧化碳双重灭火系统及方法,在森林、草原发生火灾时,操控无人机群挂载二氧化碳灭火弹,通过爆炸覆土及释放二氧化碳,双重隔绝氧化剂、可燃物进而阻止火势蔓延发展,控制火情。但是,该装置并不适用高层建筑内的约束空间内。
又如发明专利CN111404054 A,提供了一种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的电力系统自动化降温防火装置,具备风力扩散电力柜体内部空气流动均匀,从而保证散热效果,提高柜体内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发生着火时,采用干粉及时进行着火点的扑灭。但是,该装置仅适用于电力柜体内的电力设备处进行使用,在装置处于无源状态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综上,目前,高层建筑约束空间内发生电气火灾受灭火装置供电有源易受断电影响变为无源系统而无法工作,同是受灭火装置体积大小无法在约束空间内应用。无源灭火装置结构的设计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灭火装置的在无源状态下仍能在第一时间完成灭火措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水院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水院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06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疏水环保降解复合包装膜
- 下一篇:一种立柱底盘联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