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x射线衍射的三聚氰胺及类似物的快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1113.2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6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石志锋;郑志雯;肖娟;刘佳;徐昕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07 | 分类号: | G01N23/20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奕聪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线 衍射 三聚 类似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x射线衍射的三聚氰胺及类似物的快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X射线光源对待测样品进行照射并产生散射波,该散射波相互干涉在特定方向产生强x射线衍射,该强x射线含有待测样品的特征信息,通过能量探测器将含有该样品特征信息的强x射线收集,通过仪器测量记录系统得到待测样品的衍射图谱数据;所述衍射仪探测器对强衍射x射线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待测样品的检测结果。本发明简单快速,对待测样品无损无污染,大大简化了三聚氰胺的检测步骤,降低了监测成本;去除了奶粉、淀粉、豆奶粉等食品和乳制品基质材料的干扰,稳定准确的鉴别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掺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成分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属于高蛋白含量乳质食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x射线衍射的三聚氰胺及类似物的快检方法。
背景技术
高蛋白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造成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引发婴幼儿肾结石及公众身体健康危害,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自2008年至今,类似事件不断发生,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触发社会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三聚氰胺,分子式为C3H6N6,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三聚氰酸(氰尿酸),化学式C3H3N3O3,是白色结晶;三聚氰酸二酰胺和三聚氰酸一酰胺是难溶于水的无色针状晶体。
X-射线衍射是人类用来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首要方法。X射线衍射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现已渗透到物理、化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以及各种工程技术科学中,成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和结构分析手段,具有无损试样的优点。
XRD物相分析是利用x射线照射材料,材料内部存在的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的数量级,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的方向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材料的晶体结构密切相关。作为高精密光谱分析仪器,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药品、食品、医疗器械等领域中。
豆奶(soy milk)作为我国传统的植物蛋白饮料,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异黄酮、皂甙等生物活性物质,消化率高达95%,可被人体充分利用,也能适合乳糖不耐受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饮用。其中,蛋白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乳制品的营养价值,是衡量乳制品品质的重要标准。当采用常规的凯氏定氮法测食品中的蛋白含量时,也不能将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与非蛋白质中氮含量进行有效的区分。不法商家利用其漏洞将三聚氰胺等含氮量极高的有害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加入,造成粗蛋白高的假象欺骗消费者,酿成惨剧。检测豆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能有效管控豆奶的品质,而针对豆奶中三聚氰胺的检测鲜有报道。目前针对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现行有效的国家标注2项(GB/T22388和GB/T22400-2008),以及部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涉及的检验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免疫学方法、近红外线吸收法、拉曼光谱法、传感器、电化学等,方法很多且大部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检验过程中也会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样品预处理繁琐,分析效率低,不利于实现快速检测和筛查;有机溶剂的使用造成检测成本以及污水处理成本的提升;检测结果不稳定导致出现误检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等。同时,上述各类检测方法不能对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同时进行检测区别,也不能检测结合态的三聚氰胺,从而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1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