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炬燃面保护稳焰装置及水下传递火炬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1856.X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3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胡申林;刘小勇;李煜;李春光;张波;费立群;高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1L17/00 | 分类号: | F21L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杜月 |
地址: | 10007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炬 保护 装置 水下 传递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火炬燃面保护稳焰装置及水下传递火炬,所述燃面保护稳焰装置设置在火炬燃料的燃面上部,与所述燃面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稳定区域,对所述燃面形成全保护或局部保护。本发明采用火炬燃面覆碗燃烧技术,对水下火炬燃料燃烧表面全部或局部进行保护,采用氧化剂型、双基药型和复合药型三类燃料中的一种,利用环境压力燃烧实现无烟、少烟燃烧,消除火花飞溅现象,减重的同时保障安全,实现水下可靠点火和持续稳定燃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燃料火炬稳定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火炬燃 面保护稳焰装置及水下传递火炬。
背景技术
传递火炬是重要的活动,及至目前为止,火炬已经实现在大气中、高 海拔地区、水下及极度寒冷和炎热等地区实现火炬传递。火炬传递采用的 是固体烟火药方案,并有相应的燃烧系统发明专利,公开号 CN101033856A,专利涉及固体燃料和浆状复合燃料相应的技术。
火炬采用丙烷气丁烷气与氧气构成燃烧系统,完成在水下完成火炬接 力点火,其中还有水下火炬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和金属燃料特征的火花, 显然采用了烟火类燃料系统,与丙烷气丁烷气与氧气构成燃烧系统不同。 但现有两种水下传递火炬主要问题有火炬燃烧时间过短、烟火类燃料烟雾 过大及增压燃烧的安全问题。时间过短不利于展开必要活动,烟雾大不符 合环保概念,飞溅的火花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此外火炬燃烧有一根长管伸出火炬头部,影响美观。然而其他固体燃料比AP/HTPB及双基药固体燃 料虽然环保,火焰美丽,但存在水下点火和燃烧困难,燃烧不能维持的问 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火炬燃面保护稳焰装置及水下传递火炬,在确保 环保、安全、火焰美观的基础上,利用固体或浆液燃料实现无焰、少焰水 下火炬长时间传递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 了一种火炬燃面保护稳焰装置及水下传递火炬,保护稳焰装置采用火炬燃 面覆碗燃烧技术,对水下火炬燃料燃烧表面全部或局部进行保护,采用高 产气量固体燃料或浆状燃料采用环境压力燃烧实现无烟、少烟燃烧,消除 火花飞溅现象,减重的同时保障安全,实现水下可靠点火和持续稳定燃 烧。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传递固体燃料火炬燃面保护稳焰装 置,所述装置设置在火炬燃料的燃面上部,与所述燃面之间形成相对封闭 的稳定区域对所述燃面形成全保护或局部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装置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装置的底部套设在 所述燃面顶部的外侧,所述装置的底部距离所述燃料燃面顶部的高度为2- 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装置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装置设置在所述燃 面上且位于所述燃面的上方;其中所述装置至少覆盖所述燃面面积的三分 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为碗状、片状、圆环状或多孔板中的至少一 种;其中片状、圆环状或多孔板状紧贴燃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水下传递火炬,包括上述 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装置和火炬燃料;其中所述装置设置在所述火炬燃料的 燃面上部;所述火炬燃料以质量百分数计,包含氧化剂70-80%、可燃剂 8-20%和粘合剂6-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剂包括高氯酸钾、硝酸钾、硝酸钠或高氯 酸铵中的至少两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燃剂包括六次甲基四胺、镁粉或铝粉中的至 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剂包括虫胶清漆、硝酸纤维素三硝酸甘 油、二硝酸三乙二酯、端羧基聚丁二烯、丙烯酸甲酯或葵二酸二辛脂中的 至少一种。
优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火炬燃面保护稳焰装置及水 下传递火炬,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燃料燃面保护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18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