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冷罐的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2016.5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4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杰;崔峰;李龙;卫剑鹏;申义仲;裴正杰;徐达;薛昊;张媛;周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2;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新哲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冷罐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罐的安装方法,属于建筑领域。蓄冷罐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蓄冷罐安装位,设置承台基础;将底板安装在蓄冷罐安装位上,依次将限位环和顶盖放置在底板上;在底板的边缘安装有多个支撑柱,每一个支撑柱远离底板的一端将顶盖顶起;将定位管的一端依次穿过顶盖和限位环与底板连接,定位管的另一端连接在顶梁上,同时在每一个支撑柱的侧壁均安装有抬升装置;将安装板的一侧贴附在限位环的外壁,并沿着限位环的外壁弯曲,并将安装板的两端连接形成安装环;待蓄冷罐安装完成后,拆除支撑柱和抬升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蓄冷罐安装方法,通过倒装法分段安装蓄冷罐,施工方便,易于在狭小的空间进行蓄冷罐的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冷罐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蓄冷罐均设置在建筑物的外部,在建筑物内部安装蓄冷罐不仅吊装难度较大,而且施工空间有限,大型设备无法运行。
对于在狭小空间的建筑物内进行大型高度设备吊装难度大,设备拼装焊接位置较高,安全隐患大,无法进行机械吊装,室内蓄冷罐无法施工。因此如何实现在狭小空间内安装蓄冷罐是值得研究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蓄冷罐的安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冷罐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蓄冷罐安装位,设置承台基础;
S2,将底板安装在所述蓄冷罐安装位上,依次将限位环和顶盖放置在所述底板上;
S3,在所述底板的边缘安装有多个支撑柱,每一个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将所述顶盖顶起;
S4,将定位管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顶盖和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定位管的另一端连接在顶梁上,同时在每一个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均安装有抬升装置;
S5,将安装板的一侧贴附在所述限位环的外壁,并沿着所述限位环的外壁弯曲,并将所述安装板的两端连接形成安装环;
S6,在安装环的内壁设置多个连接部,将一个抬升装置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连接部连接,通过抬升装置将安装环提升至预设高度,通过定位防倾覆装置对安装环进行定位;
S7,取下限位环,依次重复步骤S5和S6,并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环相对的边缘进行对接后形成一段蓄冷罐,通过抬升装置将对接后的一段蓄冷罐提升至预设高度;
S8,重复步骤S7,待蓄冷罐安装完成后,拆除支撑柱和抬升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底板的轴线、所述限位环的轴线和所述顶盖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支撑柱至少为三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柱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且每一个所述支撑柱的轴线到所述底板的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到所述底板的垂直距离至少是所述安装环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到所述底板的垂直距离的二倍。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顶梁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有偏差报警器,所述偏差报警器用于检测所述安装环的轴线相对于定位管的轴线的偏移量是否超过偏移阈值,当所述偏移量超过偏移阈值时,偏差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所述安装环的长度与所述限位环的周长相等。
进一步地,在步骤S6中,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柱的数量相等,且每一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一个所述支撑柱的轴线与所述定位管的轴线连接形成的平面上。
进一步地,在步骤S6中,所述预设高度为所述安装环远离所述承台基础的一侧到所述安装环靠近所述承台基础的一侧的垂直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2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