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排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2329.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其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其宪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7/00;E03F9/00;G06F3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建筑 信息 模型 排水系统 | ||
本发明属于BIM建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排水系统,针对现有的排水系统BIM模型不能根据排水量的变化随机应变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模拟地面和固定在模拟地面上的建筑本体,建筑本体的内部埋藏有建筑排水管,模拟地面的内部位于建筑排水管的正下方固定有内设空腔整体呈圆柱形结构的中间站,中间站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分别插接有两个同轴分布的进水管和排出管。本发明中,当出现排水高峰期的时候中间站处的来水变多,导致中间站内的液位上升,此时液位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端,控制端控制驱动电机一启动,继而带动管套转动,在弧形刮板的作用下加速将中间站内的液体灌入排出管的管口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IM建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通过三维建筑模型,实现工程监理、物业管理、设备管理、数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利于项目可视化、精细化建造。BIM不再像CAD一样只是一款软件,而是一种管理手段,是实现建筑业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建筑排水系统,包括建筑雨水排水系统以及建筑污水排水系统,用于将建筑外的雨水以及建筑内产生的污水合理的输出至市政污水管道中,现实生活中存在用水高峰期如晚间洗漱高峰期,此时每栋建筑的污水排放量都达到一天内的最高峰,此时若排水系统的疏通效果不够完好,则很容易造成排水系统故障,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具有应变性能的排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排水系统BIM模型不能根据排水量的变化随机应变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排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排水系统,包括模拟地面和固定在模拟地面上的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的内部埋藏有建筑排水管,且模拟地面的内部位于建筑排水管的正下方固定有内设空腔整体呈圆柱形结构的中间站,中间站的圆周外壁靠近底端分别插接有两个同轴分布的进水管和排出管,所述进水管的轴心线不过中间站的截面圆的圆心,且排出管远离中间站的一端连通有废水回收站,所述中间站的圆周内壁靠近顶端固定有隔层板,且隔层板的上表面中间嵌装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中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底端固定有套管,套管的圆周外壁固定有三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弧形刮板,弧形刮板绕传动杆顺时针旋转,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位于隔板的顶端固定有从动皮带轮,且中间站的外壁靠近顶端固定有电机箱,且电机箱的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缠绕有同一根传送带,中间站的顶端固定有顶盖板,且建筑排水管的底端依次穿过顶盖板和隔板位于弧形刮板的上方,中间站的侧壁靠近顶端固定有液位传感器,从而能够在使用时当出现排水高峰期的时候中间站处的来水变多,导致中间站内的液位上升,此时液位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端,控制端控制驱动电机一启动,继而带动管套转动,在弧形刮板的作用下加速将中间站内的液体灌入排出管的管口处,加速了液体的循环。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传动杆的圆周外壁靠近隔板的下方固定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外壁固定有三个涡轮叶片,涡轮叶片的边缘处位于建筑排水管的正下方,从而能够在使用时,当建筑排水管非高峰期排水的时候,也能够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带动涡轮叶片转动,进而带动底部的弧形刮板转动,有效地对沉淀在中间站底部的污泥进行及时排放。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建筑本体的内部靠近建筑排水管处固定有与建筑排水管互相平行的排气管,且排气管的顶端固定有过滤机构,排气管与建筑排水管之间设置有倾斜的连通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其宪,未经周其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2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