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纺丝机用鹅颈管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2376.5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0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刘勇;陶星明;胡军玲;张东斌;玄兆生;张硕;王彩明;董卫平;王兆健;孟鹤松;刘建林;岳健;么鑫炜;卢勇;周晨旭;刘双福;李丹丹;常安全;张金鹏;韦吉伦;孙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10 | 分类号: | B21D11/10;B23P15/00;D01D5/06;D01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熙 |
地址: | 063305 河北省唐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纺丝 机用鹅颈管 制造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纺丝机用鹅颈管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包括折弯胎具一、折弯胎具二和折弯胎具三,所述折弯胎具一具有沿平面一折弯鹅颈管主体的折弯机构一,所述折弯胎具二具有沿平面二折弯鹅颈管主体靠近一端的部分的折弯机构二,所述折弯胎具三具有沿平面三折弯鹅颈管主体一端的折弯机构三,所述平面一与所述平面二垂直,所述平面一与所述平面三垂直。本发明采用三种不同的折弯胎具对鹅颈管主体进行折弯,合理的利用了弧形管道减压的作用,与直角弯相比,本发明制造的鹅颈管为多种弯曲角度和弧度组合配置结构,更能使粘胶在经过鹅颈管时压力趋于均匀,到达喷丝头部位时能将粘胶按一定比例分配成一定直径和流速的粘胶细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件冷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湿法纺丝机用鹅颈管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特别是在粘胶纤维制作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高精度不锈钢鹅颈管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鹅颈管为一种复杂形状的原料输送设备,适用于工况复杂、结构紧凑的生产线上,具有耐腐蚀、适应性好、安装灵活、可靠性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在机械、化工行业。
湿法纺丝是将聚合物溶于溶剂中,通过喷丝孔喷出细流,进入凝固洛形成纤维的化学纤维纺丝方法。适用于湿法纺丝的成纤聚合物,应具备其分解温度低于熔点或加热时易变色,且能溶解在适当溶剂中的特点。如聚丙烯腊纤维、聚乙稀醇纤维等合成纤维和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人造纤维品种可采用湿法纺丝生产。湿法纺丝装置,包括纺丝溶液罐、与溶液罐相连接的鹅颈管、烛式过滤器等。鹅颈管在湿法纺丝中是不可缺少的器件,在各个化纤企业都大量使用,它直接与粘胶接触,将粘胶输送至纺丝机浴槽内,由于鹅颈管两端连接的设备其位置在不同空间平面上,且纤维制作有特殊工艺要求,使得该鹅颈管形状较为复杂,形位公差精度较高。
目前的鹅颈管制作大部分为定型软管、装饰金属软管的制作工艺,不锈钢厚壁管鹅颈管制作多为简单的结构形状,只是在同一平面内折弯,而复杂结构形状鹅颈管,比如空间垂直平面的连续折弯,制作精度达不到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不锈钢鹅颈管制作工艺缺陷,设计了一种不锈钢鹅颈管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使得不锈钢鹅颈管具有良好的安装精度、耐腐蚀性、抵抗变形性和稳定性,在安装过程中配合精确,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湿法纺丝机用鹅颈管的制造装置,包括折弯胎具一、折弯胎具二和折弯胎具三,所述折弯胎具一具有沿平面一折弯鹅颈管主体的折弯机构一,所述折弯胎具二具有沿平面二折弯鹅颈管主体靠近一端的部分的折弯机构二,所述折弯胎具三具有沿平面三折弯鹅颈管主体一端的折弯机构三,所述平面一与所述平面二垂直,所述平面一与所述平面三垂直。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三种不同的折弯胎具对鹅颈管主体进行折弯,合理的利用了弧形管道减压的作用,与直角弯相比,本发明制造的鹅颈管为多种弯曲角度和弧度组合配置结构,更能使粘胶在经过鹅颈管时压力趋于均匀,到达喷丝头部位时能将粘胶按一定比例分配成一定直径和流速的粘胶细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折弯胎具一包括划线平台一、定位块一和所述折弯机构一,所述定位块一固定安装在所述划线平台一的上表面,用于固定鹅颈管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划线平台一上设有多个竖直的定位孔一,所述折弯机构一包括压制手柄一、两个滚轮一和销轴一,两个所述滚轮一可自由转动的并排安装在所述压制手柄一上,且两个所述滚轮一之间留有供鹅颈管主体穿过的缝隙一,所述销轴一沿其中一个所述滚轮一的轴向穿过所述滚轮一和所述压制手柄一,并插入至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孔一中,所述压制手柄一可绕所述销轴一水平转动并带动另一个所述滚轮一水平周向转动,所述划线平台一的上表面为所述平面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2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