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树杈柱贯口节点预制模板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2518.8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3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柳俊俊;顾奎;胡义;任智;关永莹;李永强;裴杰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9/06;E04G9/08;E04G21/02;E04G19/00;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金贝贝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树杈 柱贯口 节点 预制 模板 使用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树杈柱贯口节点预制模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BIM技术的树杈柱贯口节点预制模板,包括预制钢模板(100)、紧固钢带(101)和紧固卡具(103),多组紧固钢带(101)间隔缠绕于预制钢模板(100)外周,且每组紧固钢带(101)的端部设有紧固卡具(103)进行连接紧固,预制钢模板(100)的拼接处同样通过多组紧固卡具(103)连接紧固;预制钢模板(100)包括呈树杈柱形式分布的垂直方向预制钢模板和两侧倾斜分布的斜柱预制钢模板,垂直方向预制钢模板上设置有连接贯口,斜柱预制钢模板对应于贯口位置设置,斜柱预制钢模板上还设有方向朝上的预留操作洞口(102);紧固卡具(103)包括螺栓(105),螺栓(105)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脚支座(106),且螺栓(105)的端部通过螺母(107)紧固,紧固钢带(101)或预制钢模板(100)的两端分别紧固在固定脚支座(106)之内;
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钢模板(100)和紧固卡具(103)的制作;
S2、树杈柱贯口范围内的预制模板安装;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B1、树杈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安装贯口范围外的木模板,木模板安装完成后开始安装垂直方向预制钢模板,并利用紧固卡具(103)初步固定该预制钢模板,经复核安装位置无误后,利用紧固钢带(101)和紧固卡具(103)二次紧固,最终加固树杈柱贯口范围内的垂直方向预制钢模板;
B2、将斜柱预制钢模板的预留操作洞口(102)向上,贯口相对后,利用紧固卡具(103)初步固定树杈柱斜柱预制钢模板,复核斜柱安装位置无误后,利用紧固钢带(101)和紧固卡具(103)二次紧固,最终加固树杈柱范围内的斜柱预制钢模板;
S3、树杈柱贯口范围内的混凝土浇筑;
S4、浇筑完成后的整理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树杈柱贯口节点预制模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1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A1、利用BIM中的Revit建模软件对树杈柱结构模型进行1:1建模,并针对树杈柱节点贯口范围内的预制钢模板(100)和紧固卡具(103)进行相应的配模建模工作,并赋予预制钢模板(100)相应的参数信息及材质;
A2、将Revit中创建好的树杈柱节点贯口范围内的预制钢模板(100)导出为dwg文件并利用AutoCAD打开;
A3、利用AutoCAD中的“另存为”功能,将树杈柱贯口范围内的预制钢模板(100)模型另存为“dxf”格式文件;
A4、将树杈柱贯口范围内预制钢模板(100)“dxf”格式的文件导入MASTERCAM软件中,点击“适度化”即可打开树杈柱贯口范围内预制钢模板(100)模型,用于数控加工制作;
A5、将数控加工完成的预制钢模板(100)及紧固卡具(103)中的固定脚支座(106)根据Revit原始模型在贯口范围进行相应位置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树杈柱贯口节点预制模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3具体包括以下过程:通过斜柱预制钢模板的预留操作洞口(102)浇筑树杈柱贯口范围内的混凝土结构(104),并通过预留操作洞口(102)插入振动棒,用于振捣树杈柱贯口处的混凝土,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树杈柱贯口节点预制模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4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D1、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且混凝土达到拆模体条件,即可拆掉树杈柱模板,首先拆除贯口处斜柱预制钢模板,首先松开并移除紧固钢带(101);
D2、松开并卸掉斜柱贯口处紧固卡具(103),直至斜柱预制钢模板可拆掉;
D3、对树杈柱贯口范围内垂直方向预制钢模板上的紧固钢带(101)松开并拆除,再拆除垂直方向预制钢模板;
D4、将拆除掉的预制钢模板(100)残留混凝土清除干净,并将紧固卡具(103)和紧固钢带(101)收集整理,备下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25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稳层快速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洗的养殖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