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2635.4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张云飞;薛艳;蒲进菁;成京芸;曹泽强;黄心成;洪琼;陈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00;H02S20/30;G01W1/02;G01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谢秀娟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ov 水下 机器人 自动 回收 长航时 供电 智能 管理 平台 | ||
1.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体(3),所述浮体(3)为圆台形,且内设有实验仪器设备舱(4)和仪器舱井(9),所述实验仪器设备舱(4)设有综合仪器架(15)便于观测站安装多种水质监测传感器,所述仪器舱井(9)内设有ADCP专用支架(29)支架上设有ADCP模块(22),所述浮体(3)的上部设有用管或杆结构构成的便于透风的上支架(6),所述上支架(6)上设有固定平台(30),所述浮体(3)下部设有下支架(1),所述下支架(1)上设有使整个浮标重心下移的平衡重量块(14);
所述浮体(3)上表面设有用于布放智能海气界面观测站的吊耳(10),所述浮体(3)上还设有能够自动受控下放和提升水下实验仪器的第一卷杨平台(5),所述第一卷杨平台(5)上设有能够在其转动时上升或下降的凯夫拉线缆绳(31),所述凯夫拉线缆绳(31)上连接有能随其上升或下降的ROV水下机器人(33),所述ROV水下机器人(33)的设置有信号缆绳(32),所述信号缆绳(32)缠绕在第二卷杨平台(34)上,所述第二卷杨平台(34)转动时,信号缆绳(32)上升或下降,从而获取(ROV)观测的不同水深处的水文参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32)上设有用于探照的锚灯(7)和避免电击的避雷针(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6)上固定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支架(24),所述气压传感器支架(24)固定安装有气压传感器(16),所述上支架(6)上固定安装有风速风向传感器支架(23),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支架(23)上固定安装有风速风向传感器(19),所述上支架(6)上固定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支架(26),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支架(26)上固定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6)上固定安装有BDS通信机支架(27),所述BDS通信机支架(27)上固定安装有BDS通信机(17),所述上支架(6)上固定安装有AIS支架(28),所述AIS支架(28)上固定安装有AIS(18),所述上支架(6)上固定安装有GNSS接收机天线支架(25),所述GNSS接收机天线支架(25)上固定安装有GNSS接收机天线(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3)外表面下侧均匀分布有挂耳(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3)且表面均布许多用于安装太阳能板的太阳能板支架(11),可实现自主供电,所述浮体(3)上侧周围设有防护栏(12),且侧边周围设有防止撞击损坏浮体(3)的防撞圈(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未经江苏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26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支路自动兆欧表
- 下一篇:高海拔区域植被类型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