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味精上汤的应用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2906.6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6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伽力森主食企业(无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00 | 分类号: | A23L23/00;A23L13/50;A23L13/20;A23L19/00;A23L11/00;A23L29/00;A23L3/3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无锡市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味精 应用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零味精上汤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酶解鸡汤熬煮。步骤2、浓缩鸡露,将步骤1的酶解鸡汤浓缩得到浓缩鸡露。步骤3、酶解鸡汁。步骤4、制备浓缩火腿汁。步骤5、将步骤3和步骤4的酶解鸡汁、浓缩火腿汁混合熬煮,得到零味精上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合理的制作过程制得的成品鲜汤为零味精,不存在摄入味精过量的问题;利用速冻设备对制得的零味精上汤进行速冻,水分、汁液不会流失,同时低温速冻下,微生物基本上不会繁殖,食品的安全有保证,也便于进行生产及包装、运输和储藏,携带食用方便;食用方便,食用时将其直接放置在锅或微波炉等中加热即可,无需另外加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零味精上汤的应用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高汤(鲜汤)一般分为毛汤、奶汤、清汤三大类,以原材料搭配,保持原汁原味的鲜香。
鲜汤具有性温,味甘、咸,入脾、胃经,有补脾气、润肠胃、生津液、丰机体、泽皮肤、补中益气、养血健骨的功效。儿童经常喝骨头汤,能及时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骨胶原等物质,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成人喝可延缓衰老。
味精的主要构成成分为谷氨酸钠,由粮食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适量食用味精对人体有一定好处,味精进入人体会生成谷氨酸,可以促进蛋白质生成,能够起到保护肝脏及补脑的作用,也可以提升菜肴的口感增进食欲等。在日常制作菜肴时,最适宜添加味精的时间段是菜即将做熟的时候,在这段时间内添加味精能使味精快速溶开,还可提升菜肴的口感。凉拌菜可以将味精在热水中溶开后拌入。味精中的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人体可直接吸收补充,但每日食用量不应超过6g,避免引起不适。
过量食用也有一定的危害,例如摄入过多会导致钙、镁的吸收减少,也会产生心悸、头晕等症状。老人、儿童及生长发育期的少年过量食用味精可能会对骨骼不利,使其受到影响,长期大量食用还会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维生素吸收减少,故味精需适量食用。
当前,人们在制作熬煮鲜汤时为了提鲜都会选择加入味精,因人们选择食物种类的丰富,再食用含有味精的鲜汤后极易出现味精过量的现象,这与人们控制味精摄入,保证身体健康的意愿是背道而驰的,同时现有制作的鲜汤均未液体状,通常为即熬即食用,不适合长期储藏食用,不便于携带食用,当需要携带食用时其储藏工具等进行储藏操作也较繁琐,稍微储藏处理不当会出现变质问题等。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零味精上汤的应用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零味精上汤的应用制作方法,解决当前鲜汤制作时所存在的问题,其所制作的成品鲜汤,无零味精,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一发明提供基于零味精上汤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酶解鸡汤熬煮,包括肉类预处理、蔬菜预处理,所述肉类预处理中,首先将鸡架、鸭架、猪骨、鸡腿精肉解冻,再将鸡架、鸭架、猪骨、鸡腿精肉分别切块,最后浸泡、冲洗至无血水、沥水(置于不锈钢香辛料桶中),所述蔬菜预处理中,首先将黄豆清洗干净、浸泡一夜、沥水,置于不锈钢香辛料桶中备用,再将生姜清洗干净切片,香葱清洗干净,最后将胡椒粒纱布包裹,熬煮时将肉类、蔬菜混合加纯净水大火进行处理。步骤2、浓缩鸡露,将步骤1的酶解鸡汤浓缩得到浓缩鸡露。步骤3、酶解鸡汁,将步骤2的浓缩鸡露中首先加淀粉和纯净水预混,再加入淀粉溶液、食用盐,最后加入酶解香基,混合均匀得到酶解鸡汁。步骤4、制备浓缩火腿汁,将火腿筒骨、纯净水,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保持沸腾状态熬煮,得到浓缩火腿汁。步骤5、将步骤3和步骤4的酶解鸡汁、浓缩火腿汁混合熬煮,得到零味精上汤,最后对零味精上汤速冻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伽力森主食企业(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伽力森主食企业(无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2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