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筒及光学式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3114.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6V4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识别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筒及光学式识别装置,该镜筒定义有一中心轴,具有一容置空间,并包括:一物侧开孔及一物侧端部,均位于该中心轴的一端,该物侧端部围绕该物侧开孔,该物侧端部具有一物侧表面,该物侧表面包括一环形沟槽,该环形沟槽的径向剖面具有一第一线段及一第二线段,该第一线段较第二线段远离该中心轴,该第一线段及第二线段交会于一第一点,定义一平行该中心轴的一直线通过该第一点,其中该第一线段与该直线形成一第一夹角,该第二线段与该直线形成一第二夹角,该第一线段与该第二线段形成一第三夹角;以及一像侧开孔,位于该中心轴的另一端;其中,15度≤该第三夹角≤90度,以及该环形沟槽的径向剖面的开口方向远离该中心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镜筒及光学式识别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镜筒及光学式识别装置,其镜筒的环形沟槽能降低非成像光线射至该镜筒的物侧表面时的反射而使杂散光降低。
背景技术
随着搭载有成像装置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的普及,连带带动小型化光学镜头的兴起,对具有高分辨率与优良成像质量的小型化光学镜头的需求也大幅攀升。
镜筒通常用于承载光学镜头中的透镜及提供任意两光学透镜的间距。镜筒的表面性质攸关着对杂散光的抑制效果。因此,镜筒的表面性质连带地影响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现有的镜筒通常使用塑料射出成型的方法制造而成,其表面光滑明亮而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因而无法有效抑制杂散光。
再者,目前手机已经不将光学镜头的影像传感器设置在手机背面,而是将光学镜头的影像传感器放置在手机屏幕(显示器的屏幕)下方,并透过光学识别技术读取。然而,当光线L经非光学部位(例如光线路径为:镜筒91→透明板92(显示面板)→影像传感器93,如图1所示) 时,该镜筒91平坦的物侧表面911容易形成杂散光,进而影响影像传感器93的识别精度,并产生指纹识别误判或失效问题。
因此,便有需要提供一种镜筒及光学式识别装置能够解决前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镜筒及光学式识别装置,其镜筒的环形沟槽能降低非成像光线射至该镜筒的物侧表面时的反射而使杂散光降低。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镜筒,其定义有一中心轴,具有一容置空间,并包括:一物侧开孔及一物侧端部,均位于该中心轴的一端,该物侧端部围绕该物侧开孔,该物侧端部具有一物侧表面,该物侧表面包括一环形沟槽,该环形沟槽的径向剖面具有一第一线段及一第二线段,该第一线段较第二线段远离该中心轴,该第一线段及第二线段交会于一第一点,定义一平行该中心轴的一直线通过该第一点,其中该第一线段与该直线形成一第一夹角,该第二线段与该直线形成一第二夹角,该第一线段与该第二线段形成一第三夹角;以及一像侧开孔,位于该中心轴的另一端;其中,15度≤该第三夹角≤90度,以及该环形沟槽的径向剖面的开口方向远离该中心轴。
可选地,该物侧表面包括多个该环形沟槽沿一径向依序排列并围绕该物侧开孔。
可选地,该第二线段与该第一线段分别位于该直线的两侧、或该第二线段平行于该中心轴。
可选地,该第一夹角大于该第二夹角。
可选地,该物侧表面还包括一环形表面环绕该环形沟槽,且该环形表面较该环形沟槽更接近一物侧。
可选地,该环形沟槽的径向剖面最靠近该物侧的位置具有一第二点,且该环形表面沿中心轴方向至该环形沟槽的剖面的第二点的轴向距离大于0.01mm。
可选地,该环形表面的径向长度大于等于0.01mm。
可选地,该环形表面的径向长度为一第一长度,该物侧端部的最大径向长度为一第二长度,其中1/100≤该第一长度/该第二长度的比值≤11/100。
可选地,该物侧端部还包括一像侧表面接触一透镜,定义该像侧表面沿中心轴方向至该环形沟槽的径向剖面的第一点的轴向距离为一第一距离,0.1mm≤该第一距离≤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3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