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及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3842.1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1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枝;王万帅;吕钊钦;史春余;穆桂脂;郑文秀;柳洪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23/00 | 分类号: | A01D23/00;A01D33/00;A01D33/06;A01D33/10;A01D33/12;A01D9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尚久恒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薯 回收 方法 | ||
1.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以及自前向后依次安装在机架(2)上的圆盘切刀(3)、挑秧机构(24)、防缠机构(25)和挑秧输送带(27),所述挑秧机构(24)包括横向轴接在机架(2)上的挑秧轴(6)、固接在挑秧轴(6)上的若干个挑秧杆组以及固接在挑秧轴(6)上的若干个翼型刀组,所述挑秧杆组包括若干个沿挑秧轴(6)周向排布的挑秧杆(4),所述翼型刀组包括若干个沿挑秧轴(6)周向排布的翼型刀(5),所述防缠机构(25)包括横向轴接在机架(2)上的防缠轴(10)以及固接在防缠轴(10)上的若干个防缠刀组,所述防缠刀组包括若干个沿防缠轴(10)周向排布的防缠刀(12),所述挑秧轴(6)的下方向前转动,所述防缠轴(10)位于挑秧轴(6)上方且防缠轴(10)与挑秧轴(6)转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挑秧杆组设置在挑秧轴(6)两端,所述翼型刀组设置在挑秧轴(6)中部,相邻挑秧杆组中的挑秧杆(4)沿周向交错设置,相邻翼型刀组中的翼型刀(5)沿周向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其特征在于:靠近挑秧轴(6)端部的挑秧杆(4)为弹性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缠刀组与挑秧杆组沿挑秧轴(6)长度方向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其特征在于:靠近防缠轴(10)端部的防缠刀的长度大于靠近防缠轴(10)中部的防缠刀的长度,相邻防缠刀组中的防缠刀(12)沿周向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挑秧输送带(27)包括向后输送的纵向输送带(13)以及向一侧输送的横向输送带(14),所述纵向输送带(13)的进料端位于挑秧轴(6)后方,所述纵向输送带(13)的出料端位于横向输送带(14)进料端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输送带(14)的进料端与机架(2)铰接,还包括驱动横向输送带(14)出料端上下摆动的液压油缸(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的后端装有仿形机构(26),所述仿形机构(26)包括伸缩架(16)以及支撑在地面上的仿形轮(15),所述仿形轮(15)通过上下伸缩的伸缩架(16)与机架(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甘薯秧蔓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装有变速箱(22),所述变速箱(22)分别通过传动皮带与挑秧轴(6)、防缠轴(10)和纵向输送带(13)连接,所述变速箱(22)通过万向传动装置(28)与横向输送带(14)连接,所述万向传动装置(28)包括传动轴(20)以及连接在传动轴(20)两端的万向节(21)。
10.一种甘薯秧蔓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牵引机构带动机架在垄沟内移动,通过机架前端的圆盘切刀把垄沟内秧蔓进行初步切断;
b.挑秧机构中挑秧轴下端向前转动,通过挑秧杆将初步切断的秧蔓向上挑起,并从挑秧轴上方向后抛送,通过翼型刀将秧蔓与根部的连接处进行切断;
c. 通过防缠机构中防缠刀与挑秧轴上方的秧蔓反向移动,快速将秧蔓进行切断,在惯性和气流双重作用下秧蔓被抛送到纵向输送带上,纵向输送带再将秧蔓输送到横向输送带,最后横向输送带将秧蔓输送到配套的回收机器中;
d.通过横向输送带出料端的上下摆动来调节横向输送带出料端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38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