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脱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4845.7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1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强;朱方园;周召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A01F12/44;A01F12/48;A01F12/56;A01F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脱粒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脱粒机,包括:所述机架内侧上部安装有壳体;壳体底部为U形槽,所述U形槽一侧设有入料口,另一侧设有出杆口;所述辊筒设于壳体内,所述辊筒两端的转轴穿过壳体两端,与机架转动安装;所述辊筒底部与U形槽之间设有滤网,所述U形槽设有用于将大豆与杂质分离的网孔;所述绞龙装置两端穿过壳体两端,与机架转动安装;设在机架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辊筒和绞龙装置转动;设置在机架的另一侧,用于将绞龙装置传送来的大豆与杂质分离,并将杂质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脱粒机,属于农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农户生产中,干大豆通常采用人工拍打脱粒,不仅脱粒效率低,劳动强度较大,存在有漏脱粒,砸扁大豆等问题,还需要后期筛分处理。 已有脱粒设备体积较大,设计适合家用型的小型大豆脱粒设备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脱粒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有漏脱粒,砸扁大豆等问题,还需要后期筛分处理缺陷。
一种大豆脱粒机,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内侧上部安装有壳体;壳体底部为U形槽,所述U形槽一侧设有入料口,另一侧设有出杆口;
辊筒,所述辊筒设于壳体内,所述辊筒两端的转轴穿过壳体两端,与机架转动安装;
所述辊筒底部与U形槽之间设有滤网,所述U形槽设有用于将大豆与杂质分离的网孔;
绞龙装置,所述绞龙装置两端穿过壳体两端,与机架转动安装;
驱动装置,设在机架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辊筒和绞龙装置转动;
除杂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另一侧,用于将绞龙装置传送来的大豆与杂质分离,并将杂质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一侧为左端板,另一侧为右端板,底部为U形槽构成的槽体,槽体顶部设有顶板,U形槽两侧的槽口边沿高度低于左端板、右端板顶部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除杂装置包括风机、风管、分离筒、纺锤形导风罩;所述风机设置在辊筒的轴端,所述风叶由辊筒的轴端驱动;分离筒设在风机的下方外侧,在分离筒内同轴设有纺锤形导风罩,分离筒的上端与风机的外端间设有联接风管,用于向风机方向输送杂物。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右端板设有伸出管,伸出管与分离筒间设有相通的导料管;导料管的出口对着纺锤形导风罩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带轮一、带、带轮二、带轮三;所述带轮一设在电机轴端;所述带轮三设在辊筒的一侧轴端;所述带轮二设在绞龙装置的一侧轴端;电机通过带同时转动带轮二和带轮三驱动辊筒和绞龙装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出杆口的上方设有出料导板。
进一步地,所述辊筒周边均布固定设有多条槽板。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的四个角分别设有间距调节杆与机架固定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口外设有导料槽。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底部设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辊筒与滤网将大豆与豆萁分离,将大豆落下进入U形槽内,通过绞龙装置将落入的干土粒绞碎,由网孔落下;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除杂装置将豆壳碎叶等密度较低的残杂物排出,脱粒效率高,具备豆杂分离功能,含泥量少;
本发明大豆脱粒机结构紧凑,体积小,适合家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结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4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