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区矿压立体化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5165.7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4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春;武善元;云明;赵仁乐;王永宝;赵军;朱庆文;贺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区 立体化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区矿压立体化监测方法,涉及矿山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综合利用多种监测手段,对采区的矿压显现进行立体化监测,综合配置监测装置,并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保证各个监测数据的协调性,并确定工作面支架压力、巷道顶板离层量、巷道锚索轴力、工作面顶板钻孔窥视图像、工作面底板充填压力、工作面底板应力、工作面底板位移量、工作面底板声波测试、巷道顶底板移进量、巷道两帮移进量、巷道档矸压力和巷道单体支柱压力,从而实现对采区的综合监测,分析详细的矿压监测数据,确定采区围岩的矿压显现规律,该方法还能够准确的确定采区工作面顶底板和巷道围岩的应力、变形数据,从而为巷道的支护设计提供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采区矿压立体化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巷道的开掘和煤层采出,破坏了原岩应力的平衡状态,引起岩体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围岩会产生变形、破坏、塌落等矿压显现。矿压显现会对矿井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的可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对矿压的监测及分析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监测可实时了解采区围岩变形、破坏情况,能够及时对巷道围岩的支护进行优化并预防其他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保障采矿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安全生产。
现有技术中,监测方法的监测手段较为单一,随着目前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采区围岩矿压显现情况越来越复杂,利用单一的监测手段,很难全面的反映出围岩的变形规律,从而巷道支护设计依据不足。所以综合多种监测手段,对采区矿压进行立体化监测,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出采区围岩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巷道支护设计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对现有的监测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全面、准确的反映采区围岩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巷道支护设计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依据,保证矿井生产安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区矿压立体化监测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区矿压立体化监测方法,步骤包括:
S1.确定采区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
S2.在综采液压支架上安装数字压力计,监测工作面支架压力;
S3.设置双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对巷道顶板离层量进行监测;
S4.安装锚索测力计对巷道顶板锚索轴力进行监测;
S5.利用钻孔窥视仪对巷道顶板进行钻孔窥视,得到工作面顶板钻孔窥视图像;
S6.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安装充填体应力传感器对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充填压力进行监测;
S7.顺槽巷道和联络巷的测点位置处打设钻孔,并安装钻孔应力传感器监测工作面的底板应力;
S8.在联络巷内垂直底板钻孔并设置深孔位移计对底板位移量进行监测;
S9.在工作面前方的顺槽巷道和联络巷内设置向工作面下方倾斜的钻孔,利用声波探测仪对工作面底板进行声波探测;
S10.利用顶底板移进量动态报警仪对顺槽巷道顶底板移进量进行监测;
S11.利用激光测距仪对顺槽巷道两帮移进量进行监测;
S12.在顺槽巷道内设置数字压力计对挡矸压力进行监测;
S13.设置数字压力计对顺槽巷道内的单体液压支柱压力进行监测;
S14.收集步骤S1-S13的采区数据,综合分析确定巷道支护参数。
优选的是,双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沿推采方向在顺槽巷道顶板布置的测点安装,根据巷道顶板条件确定双基点围岩移动传感器的安装深度,两个基点分别安装在设定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5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