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电切换组件、接电盒、轨道灯输电装置和切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5519.8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1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天盛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H01R25/14;H01R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田野 |
地址: | 5237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组件 接电盒 轨道 输电 装置 方法 | ||
1.接电切换组件,包括接电头和第一载荷导电体,接电头包括有第一随动导电体、第二随动导电体、接电轴壳、转柄,转柄用于转动接电轴壳,第一随动导电体、第二随动导电体设置于接电轴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所述接电轴壳与转盘相对转动设置,转盘设置有可随转盘转动的导电触件;当转盘位于第一相对位置时,导电触件将第一载荷导电体和第一随动导电体导电连接,当转盘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导电触件将第一载荷导电体和第二随动导电体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电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件为金属球,转盘设置有容置通孔,金属球位于容置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电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荷导电体包括两个弹触部,弹触部设置有凹部;转盘位于弹触部和第一随动导电体之间,在转盘位于与接电轴壳的第一相对位置时,导电触件将凹部与第一随动导电体导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电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套接于接电轴壳的端部,转盘的下表面设置有环槽,凹部位于环槽内切贴于环槽的槽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电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随动导电体或第二随动导电体含有依次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固定部、弹臂部、第二接触部;固定部嵌于接电轴壳,接电轴壳内部设置有供弹臂部发生形变的空间;在转盘位于与接电轴壳的第一相对位置时,导电触件将第一载荷导电体和第一接触部导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电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部包括有两个转角,两个转角呈型,第二接触部为弹臂部向接电轴壳外部延伸的部位,在弹臂部的两个转角之间设置有回折角,回折角的设置减小了两个转角的角平分线之间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电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随动导电体、第二随动导电体均呈片状。
8.接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电切换组件,还包括外壳和第二载荷导电体,接电头还安装有抵接随动导电体,第一载荷导电体、第二载荷导电体嵌于外壳,转盘和接电轴壳可转动的安装于外壳的内部;外壳设置有孔窗,转柄穿过孔窗延伸于外壳的外部;当接电轴壳位于相对于外壳的第一位置时,第二接触部位于外壳的内部;当接电轴壳转至相对于外壳的第二位置时,第二接触部转至外壳的外部,抵接随动导电体与第二载荷导电体导电连接。
9.轨道输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电盒和导电滑轨,接电盒滑动的安装于导电滑轨,导电滑轨设置有外部电源导电的供电导体,当接电轴壳转至相对于外壳的第二位置时,第二接触部与供电导体导电连接。
10.轨道灯输电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轨道输电装置,轨道输电装置用于为载荷供电,导电滑轨设置有第一供电导体、第二供电导体和接零导体,将当接电轴壳转至相对于外壳的第二位置时,第二接触部转至外壳的外部,第一随动导电体、第二随动导电体分别与第一供电导体、第二供电导体导电连接,抵接随动导电体的一端与接零导体导电连接;抵接随动导电体的另一端与第二载荷导电体导电连接;当转盘位于第一相对位置时,导电触件将第一载荷导电体和第一随动导电体导电连接,此时,载荷与第一供电导体接通;当转盘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导电触件将第一载荷导电体和第二随动导电体导电连接,此时,载荷从与第一供电导体接通切换至与第二供电导体接通;当转盘介于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之间时,导电触件不将第一载荷导电体和第一随动导电体导电连接也不将第一载荷导电体和第二随动导电体导电连接,此时载荷处于断路状态,第一载荷导电体的弹触部抵接转盘将转盘压向接电轴壳使得与接电轴壳存在摩擦阻力,该摩擦阻力可使得保持与接电轴壳的相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天盛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天盛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55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