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0090.1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丁欣欣;丁泽成;周东珊;游军;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5/54;C08K7/26;C08K3/04;C08K5/13;C08J5/1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佳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抗病毒 pvc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PVC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PVC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VC树脂粉、增塑剂、偶联剂、稳定剂、硅藻土粉、香草醛抗菌剂、石墨烯基复合抗病毒材料、润滑剂以及阻燃剂。本发明的抗菌抗病毒成分极易捕捉细菌和病毒,引发ROS,产生高活性氧、其它离子和自由基粘附在病毒表面,破坏病毒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接触催化式抗菌抗病毒机理可以将捕捉的细菌和病毒,快速灭活,对新冠病毒COVID‑19、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抗病毒活性率>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VC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两年来,随着新型流感、新型冠状等各种病毒、肺炎克雷伯菌等细菌的爆发,于是空间的杀菌、消毒成为我们的日常。认识到杀菌消毒工作的繁琐与不便,资源的浪费以及潜在的危害性,物体表面的抗菌抗病毒变成为一种大势所趋的选择。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对具有抗菌抗病毒性的功能膜材料的需求提高。
作为这样的具有抗菌抗病毒性的功能膜材料已有报道。CN105348756B公开了一种抗菌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它的用途,将纳米银分散在聚酯切片中而制备得的抗菌性薄膜制品。然而,至能够获得期望的抗菌性薄膜制品需要复杂的工艺制程,存在制备复杂、应用不方便这样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纳米银材料在聚酯切片中的分散性低,抗菌性产生不均的问题。
CN111732906A公开了一种抗病毒抗菌功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功能薄膜包括基材、固着在基材上表面的抗病毒抗菌涂层,以及固着在基材层下表面的低粘有机胶层;所述抗病毒抗菌涂层是由含纳米无机/有机复合抗病毒抗菌处理剂和透明树脂的涂布液在基材上涂布得到的。由于抗病毒抗菌涂层形成在基材之上,易受外力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抗菌成分掺入膜原料成分中,极易捕捉细菌和病毒,引发ROS,产生高活性氧、其它离子和自由基粘附在病毒表面,破坏病毒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接触催化式抗菌抗病毒机理可以将捕捉的细菌和病毒,快速灭活。
一种抗菌抗病毒PVC膜,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VC树脂粉、增塑剂、偶联剂、稳定剂、硅藻土粉、香草醛抗菌剂、石墨烯基复合抗病毒材料、润滑剂以及阻燃剂。
石墨烯特殊的能带结构及复合材料的半导体特性,内腔具有双极性电场效应,极易捕捉细菌和病毒,引发ROS,产生高活性氧、其它离子和自由基粘附在病毒表面,破坏病毒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接触催化式抗菌抗病毒机理可以将捕捉的细菌和病毒,快速灭活。通过硅藻土纳米中空分子筛结构偶联石墨烯复合抗病毒材料,使得抗菌抗病毒效果更佳均匀、持久。抗菌率>99%,抗病毒率>96%。
其中的抗病毒材料可以是咪唑类、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季铵盐类、双呱类、酚类、银、铜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硅藻土粉的粒径在1000目-1800目之间。
具体地,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PVC树脂粉80-100份、增塑剂20-30份、偶联剂3-5份、稳定剂3-5份、硅藻土粉20-30份、香草醛抗菌剂2-4份、石墨烯基复合抗病毒材料3-5份、润滑剂2-3份以及阻燃剂3-5份。
更具体地优选,PVC树脂粉85份、增塑剂30份、偶联剂3份、稳定剂3份、硅藻土粉25份、香草醛抗菌剂3份、石墨烯基复合抗病毒材料5份、润滑剂3份以及阻燃剂3份。
所述增塑剂采用常规增塑剂,可以选用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DPHP)、聚酯类增塑剂等。
所述偶联剂采用硅烷偶联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0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