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加工配套用的茶毫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2766.0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4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小弟;钱扬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绿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06 | 分类号: | B65B1/06;B65B1/30;B65B25/02;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帅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加工 配套 再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加工配套用的茶毫再利用系统,包括平台、包装流水线,平台上设有料口,包装流水线位于料口下方,平台上还包括:茶叶加工单元,设置在平台台面上且位于料口左侧,用于茶叶加工并将加工好的茶叶倒入料口内以掉落到包装流水线内;收集单元,包括设置在平台台面上且位于料口右侧的收集盒,收集盒一端与茶叶加工单元连通,以进行收集茶叶加工单元中产生的茶毫,另一端连通到包装流水线上方,以将收集到的茶毫充填到包装流水线上的包装袋或包装盒内。本发明实现了在茶叶生产中茶毫直接被利用,一方面降低了再加工成本,解决了现有茶毫收集后直接丢弃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加工后茶叶的品质以及营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加工配套用的茶毫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茶叶加工企业将茶毫作为废弃物,在加工的时候将茶毫收集起来丢弃,如CN201210463231.7“带有茶毫收集装置的茶叶制作线”,该制作线通过在名茶理条机机组、名茶多用机机组上方设置茶毫吸收罩,并通过管道依次与茶毫收集袋、排尘离心通风机相连接,以将茶叶加工中产生的茶毫收集起来。此外,也有些茶叶加工企业将茶毫收集后经过后续加工,制作成茶叶饼或肥料。
但茶毫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是判断茶叶嫩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多数懂行的品茶者会通过观察茶叶里茶毫含量来判断茶叶的优劣,所以,在茶叶包装的时候需要要求每份茶叶内要有一定含量的茶毫。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将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茶毫进行收集起来,并在后续茶叶包装过程中,将收集起来的茶毫充填到茶叶包装袋或包装盒内的茶毫收集再利用设备,以能够保证茶叶的质量和营养,以及避免影响茶叶品质,达到提高茶叶加工企业的销售份额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存在的茶毫直接丢弃,茶叶内没有茶毫从而影响到茶叶品质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茶叶加工配套用的茶毫再利用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加工配套用的茶毫再利用系统,包括平台、包装流水线,平台上设有料口,包装流水线位于料口下方,平台上还包括:
茶叶加工单元,设置在平台台面上且位于料口左侧,用于茶叶加工并将加工好的茶叶倒入料口内以掉落到包装流水线内;
收集单元,包括设置在平台台面上且位于料口右侧的收集盒,收集盒一端与茶叶加工单元连通,以进行收集茶叶加工单元中产生的茶毫,另一端连通到包装流水线上方,以将收集到的茶毫充填到包装流水线上的包装袋或包装盒内。
优选的,茶叶加工单元包括位于平台台面上的左托架、右旋转架、左侧承托在左托架上、右侧铰接在右旋转架上的加工筒、使加工筒绕右旋转架转动的顶升结构,加工筒的筒壁内部均布有加热组件。
优选的,加工筒由彼此之间相互旋转滑动连接在一起的左筒体、右筒体所组成,左托架上承托有旋转筒架,顶升结构与旋转筒架连接,左筒体设置在旋转筒架内,右筒体铰接在右旋转架上。
优选的,左筒体的左侧顶部设有填料口,右筒体的顶部设有通用出口,右端下侧设有出料口,通用出口与收集盒相连通,出料口与料口对应。
优选的,收集盒的左侧上部设有进盒口、右侧下部设有出盒口,进盒口上设有与通用出口相连通的进连通组件,出盒口处设有出量控制阀以及延伸至包装流水线上方的出料导管。
优选的,进连通组件包括相互滑套连接的一号弧形空心导杆、二号弧形空心导杆,一号弧形空心导杆与通用出口连接,二号弧形空心导杆与进盒口连接,一号弧形空心导杆、二号弧形空心导杆的圆心与右旋转架的旋转中心同心分布。
优选的,一号弧形空心导杆上与通用出口连接的弧形部处的外径杆壁上开设有用于水汽散出的出汽口。
优选的,出汽口与通用出口的出口方向正对应,出汽口的口径小于茶毫颗粒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绿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绿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2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