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对一的压缩加解密关键文档安全工具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3115.3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7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波;韩梅;陈根余;乔小斐;秦博;何蔼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威功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赵健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对一 压缩 解密 关键 文档 安全 工具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对一的压缩加解密关键文档安全工具实现方法,包括:选取需要压缩加密的原始文件;使用压缩算法模块和第一加密算法模块对原始文件进行干扰算法后再进行压缩处理,使用第二加密算法模块进行再次加密并获得文件尾记录,使用第三加密算法模块对文件尾记录进行加密,在加密过程中使用一对一秘钥进行加密后再次压缩;解压过程中使用与加密的一对一秘钥记录对再次加密压缩后的文件信息进行解密解压处理,并通过压缩还原算法模块进行解密解压处理,输出原始所有文件。本发明在保证压缩关键文件节约空间状态下,对文件进行加密并对加密文件的文件信息进行再加密,解密工具只能一对一解密对应的加密文件,从而保障了文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压缩加密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一对一的压缩加解密关键文档安全工具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我们经常需要一种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数据,防止数据被泄露或者破坏。因此,在客观上就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机密数据不被窃取或篡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数据加密,加密技术是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其基本的设计思想是把欲发送的数据经过加密算法变换后的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授权的接受者用相应的解密算法变换恢复数据,不合法的接收者对数据不可见或不理解,从而达到信息安全的目的,另外,在如今数据爆炸的时代,各种数据量大幅增长,为节省存储空间及传输效率,往往有必要对文件进行压缩处理。
目前,文件加密一般都使用RAR、ZIP、7Z等公共的压缩以及使用密码方式,对于重要机密关键文件而言,压缩人员可能会因为忘记设置密码或密码过于简单或因为网上针对不同版本的压缩软件的漏洞攻击或因为丢失移动硬盘等导致文件泄密,网络和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可以进行复合压缩加密并对压缩信息进行二次加密的结合手段来保全关键文件的安全性,文件的远距离离线载体传输,也无法保证100%安全到达,就存在遗失风险和泄露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保证压缩关键文件节约空间状态下,对文件进行加密并对加密文件的文件信息进行再次加密,从而保障文件安全性的一对一的压缩加解密关键文档安全工具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对一的压缩加解密关键文档安全工具实现方法,所述一对一的压缩加解密关键文档安全工具包括压缩加密工具块以及相应的解密解压工具块,其中,所述压缩加密工具块包括压缩算法模块、第一加密算法模块、第二加密算法模块、第三加密算法模块、合并文件流模块,所述解密解压工具块包括秘钥模块与解密解压算法模块,所述一对一的压缩加解密关键文档安全工具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需要压缩加密的文件作为原始文件;
S2:使用压缩算法模块和第一加密算法模块对步骤S1中的原始文件进行干扰算法后再进行压缩处理并输出第一文件流,使用第二加密算法模块对第一文件流的文件信息进行再次加密并获得文件头记录、文件尾记录、第二文件流,使用第三加密算法模块对文件尾记录进行加密并输出一对一秘钥记录和第三文件流,然后通过合并文件流模块对文件头记录、第二文件流、第三文件流进行合并得到最终压缩加密文件;
S3:使用解密秘钥模块对加密压缩后的文件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文件结构信息,并通过解密信息还原出原始文件压缩流,最后再次使用压缩还原算法模块对最终压缩加密文件进行解压还原处理;
S4:输出原始所有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子步骤:
S201:使用第一加密算法模块对步骤S1中的原始文件信息加密,再通过压缩算法模块处理后输出第一文件流;
S202:使用第二加密算法模块对步骤S201中的第一文件流加密处理输出文件头记录、第二文件流、文件尾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威功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四威功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3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