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太赫兹波干预防治老年痴呆、改善学习记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3230.0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3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乐卫东;张军;李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61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华知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91 | 代理人: | 耿浩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赫兹 干预 防治 老年痴呆 改善 学习 记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太赫兹波治疗领域,涉及基于太赫兹波干预防治老年痴呆、改善学习记忆的装置,包括太赫兹照射平台,所述的太赫兹照射平台包括太赫兹发生器、太赫兹波导、TPX透镜、光纤调整架、传导光纤、动物头部固定夹和动物运动系统;所述太赫兹发生器用于产生高功率稳定太赫兹波;所述太赫兹波导用以汇集太赫兹波,扩大功率,太赫兹波通过TPX透镜进行聚合,通过光纤调整架与光纤连接,经过传导光纤传输到实验动物头部固定夹;所述动物头部固定夹包括固定臂、固定拨片和中心孔,所述的中心孔与传导光纤连接,该孔为一圆柱形结构,外带刻度,用于计算太赫兹光纤距离颅骨距离;所述的固定拨片上设有螺丝孔,螺丝孔通过固定拨片固定在动物颅骨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赫兹波治疗领域,涉及基于太赫兹波干预防治老年痴呆、改善学习记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正进入老年型人口的国家,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变化中,包括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将急剧上升。而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是首当其冲的问题。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智能减退,行为及人格改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智力衰退应是最突出的症状表现。在病理学上老年性痴呆是以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为特征。老年性痴呆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都给子巨额资金资助来研究其预防和治疗的药物。
现有治疗AD的药物,如胆碱脂酶抑制剂、神经生长因子和脑细胞活化剂等,其治疗目的主要在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不是针对AD的发病机制,阻断AD的病理过程,因此并不能有效的阻止这种疾病的发展。而且,这类药物的长期运用存在着严重的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或者来源困难,无法在临床应用中推广,因而难以发展成为治疗AD的理想药物。
太赫兹波属于电磁波范畴,电磁刺激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干预,无创的通过完整头皮将电磁刺激传递到大脑的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和其他临床专业。现有研究表明,脑电磁刺激能够通过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对神经递质和突触可塑性产生长期影响,能够改善认知功能和突触可塑性。目前包括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等认知功能障碍类疾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有必要通过THz暴露实验动物来解决相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太赫兹波干预防治老年痴呆、改善学习记忆的方法,以低频太赫兹微波辐照,提供一种新型的、无创的防治老年痴呆、改善学习记忆治疗手段,通过微波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活动,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平衡植物神经功能,恢复机体的神经介质、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能力,从宏观上配合药物达到系统调整、标本同治的目的。
所述太赫兹(Terahertz or THz)波通常指的是频率处在0.1THz-10THz之间的电磁波,其光子能量约为0.3meV,不会造成生物分子光解,具有非常好的生物安全性。历史上由于缺乏高效的太赫兹源和探测器件,造成该波段的研究相对较少,成为“太赫兹空隙”。近年来,随着超快激光技术和真空电子学器件取得突破,太赫兹技术得以迅速发展,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理论及实验研究表明,生物分子的转动能级位于0.001~0.3cm-1,内旋转能级位于0.3~11cm-1,低频振动能级位于11~250cm-1,均处于太赫兹波段。因此,太赫兹波成为探究生物分子和生命科学的理想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太赫兹波干预防治老年痴呆、改善学习记忆的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痴呆模型动物固定在辐射平台,通过动物头部固定夹固定,调节动物舒适度;
第二步:使用颅脑立体定位仪,选取实验动物头部照射部位“百会穴”,其为调节神经功能的中枢。
第三步:使用太赫兹照射平台的太赫兹发生器,调整辐射功率为10mW/cm2,对实验动物进行辐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3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蜡样芽孢杆菌P1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糖果包装盒压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