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老旧墙体防护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3770.9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9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袁士才;刘合敏;周维莉;李永强;应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E04H9/02;E04B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远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8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8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防护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旧墙体防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沿老旧墙体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在墙体下方沿宽度方向埋设混凝土结构的横梁,横梁中部上方和老旧墙体固定连接,横梁两端沿老旧墙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外延伸出并形成防倾翻效果的支撑。本发明能够在无需打到重建的基础上,提高墙体防护效果,并易于在已有墙体上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对墙体的保护效果,提高抗震能力,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护加固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旧墙体防护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随着人们防震抗震意识的加强,在地震多发地区,现代建筑在设计和建造时均会考虑减震防护方面的需求。但对于一些老旧的砖墙结构,如农村房屋的山墙,以及部分景点早期时间修筑的装饰性墙体,甚至一些具有文物特性或者特殊意义的老旧墙体,其自身强度原本就较低,又随着时间年久强度进一步下降,脆性增大,故很容易产生倒塌。尤其是在地震作用下,因墙体的砌块完全依靠自身的粘接力抵抗剪力,故容易发生破碎性崩塌;安全隐患较大。
因为部分墙体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象征或意义,故如何在不打到重建的基础上,实现对这类墙体的防护加固,以更好地提高其抵抗倒塌能力,提高抗震能力,提高墙体安全性,成为本领域有待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在无需打到重建的基础上,提高墙体防护效果的老旧墙体防护加固方法,并使其易于在已有墙体上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对墙体的保护效果,提高抗震能力,降低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老旧墙体防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沿老旧墙体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在墙体下方沿宽度方向埋设混凝土结构的横梁,横梁中部上方和老旧墙体固定连接,横梁两端沿老旧墙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外延伸出并形成防倾翻效果的支撑。
这样,通过增设横梁的方式,能够很好地防止老旧墙体倾翻倒塌,起到防护加强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老旧墙体两侧下方的横梁上埋设阻尼器,对老旧墙体两侧表面进行加固并连接到下方的阻尼器上,依靠阻尼器转化吸收震动,实现减震防护。
这样,先对墙体表面进行加固,更好地防止其破碎崩塌,使其特别适用于老旧墙体修复加固时实施。同时墙体整体加固后接入到地下的阻尼器上,地震发生时,墙体左右摆动的力能够传递到下方阻尼器上并被吸收转化,起到减震防护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墙体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方法依靠一种墙体防护加固系统实现,所述墙体防护加固系统,包括设置于墙体本体下方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横梁,横梁两端沿墙体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外延伸出一截并形成防倾翻效果的支撑,还包括设置于墙体本体上的墙体加固结构,还包括对称地固定埋设在墙体两侧地面下方的横梁上的阻尼器,墙体加固结构下端和阻尼器相连。
这样,设置的横梁能够很好地防止老旧墙体倾翻倒塌;然后墙体加固结构对墙体加固后再连接到下端固定预埋在横梁中的阻尼器上,地震发生时能够将振动传递到阻尼器上吸收转化,起到很好地减震防护加固效果。
进一步地,横梁至少具有沿墙体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两根。
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墙体侧翻。
进一步地,横梁两端下侧具有向外下方延伸入地底的支撑柱。
这样,更好地提高横梁的防侧翻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横梁整体为现浇得到。
这样,横梁采用现浇的方式因为横梁施工对墙体影响较小,采方便通过现浇完成横梁和墙体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师范学院,未经长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37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石膏板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