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像素电荷转移效率测试结构与时序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4022.2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2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龚雨琛;陈杰;旷章曲;陈多金;王菁;董建新;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355 | 分类号: | H04N5/355;H01L27/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20121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像素 电荷 转移 效率 测试 结构 时序 | ||
1.一种像素电荷转移效率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像素在p型衬底(100)的基础上,用N型离子注入形成PPD(101)感光区域,用于减小暗电流噪声的p+掺杂(104)位于PPD表面;
N型掺杂的浮置扩散节点FD(105)和存储节点SD(103)分别位于一个P阱(102)中,两个P阱(102)分置PPD(101)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荷转移效率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传输栅(107)栅极接TG1信号,源极为PPD,漏极为FD节点;
第二传输栅(108)栅极接TG2信号,源极为PPD;
第二传输栅(108)堆叠在第三传输栅(109)上方,两个栅极的多晶硅结构之间由氧化层(106)间隔离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荷转移效率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复位晶体管(110)栅极接RST1信号,源极接FD节点、源极跟随器(113)栅极与第二选通管(114)漏极,漏极接VDD信号;
第二复位晶体管(111)栅极接RST2信号,源极接SD节点与第二选通管(114)源极,漏极接VDD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荷转移效率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二选通管(114)栅极接SEL2信号;
源极跟随器(113)源极接第一选通管(112)源极,漏极接VDD信号;
第一选通管(112)栅极接SEL1信号,漏极接列读出总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荷转移效率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传输栅(108)与PPD(101)的交叠大于第一传输栅(107)与PPD(101)的交叠程度,第三传输栅(109)与SD节点(103)的交叠程度大于第一传输栅(107)与FD节点(105)的交叠程度。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荷转移效率测试结构的驱动时序,其特征在于,包括复位、曝光和读出三个阶段:
在复位阶段,TG1升高至2.8V,RST1置于2.8V,TG2、TG3以-1.5V电压关断,其余管子0V关断,对FD节点、PPD区域进行复位;
曝光阶段开始之后,第一选通管开启,待第一复位管关断后采样复位信号Vrst1;
读出阶段:
第一传输栅导通,将PPD内信号转移至FD节点内,采样光电子信号Vsig1;
第一传输栅关断后,第二选通管开启,第二复位管开启,对FD与SD节点进行复位,第二复位管关断后,采样复位信号Vrst2;
下一阶段,第二传输栅以2.5V开启,之后第三传输栅以2.8V开启,将PPD内残余的电荷转移至SD与FD组成的节点,第二传输栅先于第三传输栅关断;
在两个传输栅关断后,采样光电子信号Vsig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40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钢管生产工艺
- 下一篇:超窄带市政设施监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