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花草培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4920.8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5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宏;常帅;丁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G16Y10/0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董玉娇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花草 培育 系统 | ||
1.一种智能花草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培育系统包括主控装置(1)、监控管理装置(2)、物联网云平台(3)和远程监控管理装置(4);
所述监控管理装置(2)包括环境监测子系统(2-1)、环境调节子系统(2-2)、健康监测子系统(2-3)和杀毒除虫子系统(2-4);
所述主控装置(1)的环境监测信号输出端与环境监测子系统(2-1)的环境监测信号输入端相连;主控装置(1)的环境调节信号输出端与环境调节子系统(2-2)的环境调节信号输入端相连;主控装置(1)的健康监测信号输出端与健康监测子系统(2-3)的健康监测信号输入端相连;主控装置(1)的杀毒除虫信号输出端与杀毒除虫子系统(2-4)的杀毒除虫信号输入端相连;
环境监测子系统(2-1)的传感信号输出端与物联网云平台(3)的传感信号输入端相连;环境调节子系统(2-2)的阈值信号输出端与物联网云平台(3)的阈值信号输入端相连;健康监测子系统(2-3)的图像采集信号输出端与物联网云平台(3)的图像采集信号输入端相连;杀毒除虫子系统(2-4)的图像识别信号输出端与物联网云平台(3)的图像识别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远程监控管理装置(4)包括手机(4-1)、远程花草生长管理装置(4-2)和远程花草生长检测装置(4-3);
所述物联网云平台(3)的通信信号输出端与手机(4-1)的通信信号输入端相连;
手机(4-1)的远程管理信号输出端与远程花草生长管理装置(4-2)的远程管理信号输入端相连;手机(4-1)的远程检测信号输出端与远程花草生长检测装置(4-3)的远程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
远程花草生长管理装置(4-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主控装置(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远程花草生长检测装置(4-3)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主控装置(1)的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花草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装置(1)包括主控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和无线传输电路;
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电阻R1、开关S2、开关S3、温度传感器接口P1、光敏传感器接口P2、电容C3、电容C4和发光二极管D1;
主控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
主控芯片U1的12号引脚与3.3V电源输出端相连;
主控芯片U1的36号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
主控芯片U1的41号引脚与开关S2的一端相连,开关S2的另一端接地;
主控芯片U1的42号引脚光敏传感器接口P2的2号端口相连;
主控芯片U1的43号引脚光敏传感器接口P2的3号端口相连;光敏传感器接口P2的1号端口接地;光敏传感器接口P2的4号端口与3.3V电源输出端相连;
主控芯片U1的45号引脚与开关S3的一端相连,开关S3的另一端接地;
主控芯片U1的57号引脚与温度传感器接口P1的4号端口相连;
主控芯片U1的58号引脚与温度传感器接口P1的3号端口相连;温度传感器接口P1的1号端口接地;温度传感器接口P1的2号端口与5V电源输出端相连;
主控芯片U1的63号引脚同时电容C3的一端以及电容C4的一端相连,并接5V电源输出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
主控芯片U1的64号引脚接地;
所述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1、电容C1和电容C2;
晶振Y1的一端同时与电容C1的一端以及主控芯片U1的5号引脚相连;
晶振Y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容C2的一端以及主控芯片U1的6号引脚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
所述复位电路包括复位开关S1和电容C5;
复位开关S1的一端同时与电容C5的一端以及主控芯片U1的7号引脚相连;
复位开关S1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
所述无线传输电路包括第一无线传输芯片U2和第二无线传输芯片U3;
第一无线传输芯片U2和第二无线传输芯片U3的型号均为ESP8266;
第一无线传输芯片U2的1号引脚与主控芯片U1的17号引脚相连;
第一无线传输芯片U2的2号引脚接地;
第一无线传输芯片U2的5号引脚与主控芯片U1的20号引脚相连;
第一无线传输芯片U2的7号引脚与3.3V电源输出端相连;
第一无线传输芯片U2的8号引脚与主控芯片U1的16号引脚相连;
第二无线传输芯片U3的1号引脚与主控芯片U1的31号引脚相连;
第二无线传输芯片U3的2号引脚接地;
第二无线传输芯片U3的7号引脚与3.3V电源输出端相连;
第二无线传输芯片U3的8号引脚与主控芯片U1的30号引脚相连;
所述主控芯片U1的14号引脚为主控装置(1)的健康监测信号输出端;
所述主控芯片U1的15号引脚为主控装置(1)的杀毒除虫信号输出端;
所述主控芯片U1的33号引脚为主控装置(1)的环境调节信号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49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霜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