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错齿三面刃拉刀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5203.7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2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霞;雷再兴;林娜;文春锋;成福康;张恒耀;梁峤;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3/00 | 分类号: | B23D4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错齿三面刃拉刀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错齿三面刃拉刀,包括刀体,其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侧刀齿,同侧的相邻两个侧刀齿之间设置有容屑槽,刀体两侧的容屑槽沿刀体的轴向交替设置,避免刀体两侧的容屑槽位于刀体的同一轴向位置,导致容屑槽位置刀体薄弱的问题,因此刀体两侧容屑槽错位设置能够刀体的强度。该三面刃拉刀拉削出榫槽型面无接刀痕,榫槽表面质量好;两侧刀齿为错齿结构,保证每个刀齿既有足够的容屑空间又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该设计结构解决了小型面榫槽拉刀强度差的问题,在小型面榫槽拉刀设计制造中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刀具设计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轮盘小榫槽拉刀。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轮盘榫槽通常由拉刀拉削完成,精度较高的榫槽型面上一般不允许接刀,由一把型面精拉刀单独拉削完成。现有的三面刃型面精拉刀为两侧型面刀齿和顶部型面刀齿组成,侧面齿和顶面齿的前刃面均在同一平面上,即三刃共面,适用于拉削较大的榫槽。拉削较小的榫槽时,三刃共面的三面刃拉刀存在以下问题:两侧刀齿容屑槽深度不够并且容屑槽槽底处筋的厚度极薄,甚至可能穿透,导致拉刀强度极差,因而无法拉削小榫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错齿三面刃拉刀,既保证了容屑槽有足够的深度,同时也保证槽底处有足够的强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错齿三面刃拉刀,包括刀体,其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侧刀齿,同侧的相邻两个侧刀齿之间设置有容屑槽,刀体两侧的容屑槽沿刀体的轴向交替设置,刀体一侧的容屑槽位于刀体另一侧的侧刀齿的齿背处,刀体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刀齿。
优选的,所述刀体两侧的侧刀齿沿刀体的轴向错齿布置,并且刀体一侧的侧刀齿在轴向位于另一侧相邻的两个侧刀齿之间。
优选的,侧刀齿的端面与拉刀垂直端面的夹角为α=5°~20°,刀体两侧的侧刀齿的前角γ=0°~5°。
优选的,所述刀体一侧相邻两个侧刀齿的齿距为T=10~20mm,刀体两侧交替相邻的两个侧刀齿的轴向距离为T/2。
优选的,所述侧刀齿的齿背宽度为(1/2~2/3)T。
优选的,所述侧刀齿和顶面刀齿均为两段刀齿,分别为前段的切削齿和后段的校准齿。
优选的,所述刀体单侧的多个侧刀齿的齿升量依次递增。
优选的,所述齿升量f=0.01~0.03mm。
优选的,所述刀体单侧的侧刀齿齿数为Z,顶面刀齿的齿数为侧刀齿齿数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侧刀齿沿与底基面夹角为0°~25°方向铲型面后角,顶面刀齿沿垂直方向铲型面后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错齿三面刃拉刀,包括刀体,其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侧刀齿,同侧的相邻两个侧刀齿之间设置有容屑槽,刀体两侧的容屑槽沿刀体的轴向交替设置,避免刀体两侧的容屑槽位于刀体的同一轴向位置,导致容屑槽位置刀体薄弱的问题,因此刀体两侧容屑槽错位设置能够刀体的强度。该三面刃拉刀拉削出榫槽型面无接刀痕,榫槽表面质量好;两侧刀齿为错齿结构,保证每个刀齿既有足够的容屑空间又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该设计结构解决了小型面榫槽拉刀强度差的问题,在小型面榫槽拉刀设计制造中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错齿三面刃拉刀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错齿三面刃拉刀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错齿三面刃拉刀A向视图;
图4为图1B-B剖视图;
图5为图4C-C剖面旋转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52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