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NA纳米四合体的氧化铟锡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35972.7 申请日: 2021-12-16
公开(公告)号: CN114216947A 公开(公告)日: 2022-03-22
发明(设计)人: 李调阳;林美雅;林本慧;王鸣巍 申请(专利权)人: 福州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7/414 分类号: G01N27/414;C12Q1/6825;C12Q1/682;C12Q1/70;C12R1/93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彭琴;蔡学俊
地址: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dna 纳米 合体 氧化 场效应 晶体管 生物 传感器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纳米四合体的氧化铟锡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所述生物传感器包括发夹结构捕获探针DNA H1、发夹结构置换探针DNA H2、发夹结构DNA H3、发夹结构DNA H4、氧化铟锡场效应晶体管。该生物传感器结合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新型生物反应放大系统的核酸杂交产物cHCR‑SANTs具有稳定的空间网状结构,且cHCR‑SANTs可向四周不断延伸而不仅是垂直于沟道表面,有效提高了徳拜长度内的核酸杂交效率,从而极大改变了沟道表面的电荷变化,实现超低浓度的目标核酸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NA纳米四合体的氧化铟锡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新冠病毒的检测至关重要。临床主要针对SARS-CoV-2的抗体和核酸进行检测。SARS-CoV-2抗体检测操作简便、检测快速,但抗体具有一定的窗口期,仅可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核酸检测作为诊断病原体感染的“金标准”,具有早期诊断以及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特点,适用于无症状感染者的早期筛查以及患者疾病的管控。当前市面上已有的新型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有全基因组测序(NGS)、实时荧光反转录酶链式反应(RT-PCR)、CRISPR技术,以及基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检测。

其中,NGS技术操作较为复杂、检测时间相对较长(24~72 h)、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RT-PCR在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气溶胶污染而产生假阳性信号;CRISPR 系统出现时间尚短,仍存在有脱靶的可能,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还有待考证。基于等温扩增技术的核酸检测技术,主要有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和切口酶扩增反应(NEAR)技术。其中,RT-LAMP检测程序较复杂、检测时间长(需要花费数小时,且检测结果需要经过复核),常出现假阴性结果;NEAR反应机制复杂,产量易受模板限制,且对于短序列的检测假阳性率高。

常规的场效应晶体管(FET)生物传感器,是在栅极表面固定探针,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捕获目标核酸,这使得超出徳拜长度的垂直型核酸信号无法检测到。然而在本发明专利中,利用氧化铟锡(ITO)沟道来固定探针,通过结合杂交链反应(HCR)和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亲和放大系统(BAS)所形成的核酸杂交产物(cHCR-SANTs)具有循环延伸的空间网状结构。这种情况下,核酸产物可向四周不断延伸而不仅是垂直于沟道表面,有效提高了徳拜长度内的核酸杂交效率,从而极大改变了沟道表面的电荷变化,实现超低浓度的目标核酸检测。

本方法相较于其他专利,采用了等温、免标记、无酶参与的杂交链反应(HCR)核酸扩增技术,它是基于两条DNA发夹链同时完成底物识别和信号扩增过程的靶向触发扩增系统,发夹型的DNA结构降低了非特异性杂交的可能性,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相对较短(约2h),放大效率高、特异性强等优势;结合基于高选择性、高亲和性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新型生物反应放大系统,使核酸杂交产物具有不断空间延伸的稳定的网状结构,提高了徳拜长度内的核酸杂交效率;利用易集成、微型化氧化铟锡场效应管作为信号转换器,实现了超低浓度目标物的高灵敏度检测。本发明专利方法有望为即时医疗(point of care)提供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核酸检测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DNA纳米四合体的氧化铟锡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DNA纳米四合体的氧化铟锡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包括以下组件:发夹结构捕获探针DNA H1、发夹结构置换探针DNA H2、发夹结构DNA H3、发夹结构DNA H4、氧化铟锡场效应晶体管(ITO FET);

所述发夹结构捕获探针DNA H1的核苷酸序列为:5’-CCATAACCTCCACATACCGCAGACGGAATGTCTCCCGTCTGCGGTATGTGGTTTTTTTTTTTTTTT-NH2-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5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