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酯化制碳酸二甲酯的产品分离精制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6823.2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5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杰;杜翔;沈晓艳;曹克腾;刘艳;管志;虞正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C07C68/00;C07C68/08;C07C69/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酯化 碳酸 二甲 产品 分离 精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酯化制碳酸二甲酯的产品分离精制装置和方法。包括预分离塔、DMC分离塔、废水DMC回收塔、循环气分离塔、脱DMM塔、MF精馏塔、DMM精馏塔、加压DMC精馏塔和常压DMC精馏塔,所述碳酸二甲酯合成产物进料管线与预分离塔进口连接,预分离塔底出口与废水DMC回收塔进口连接,预分离塔侧线出口与DMC分离塔进口连接,预分离塔顶出口和DMC分离塔顶出口分别与循环气分离塔进口连接,循环气分离塔底连接脱DMM进口,脱DMM塔底连接加压DMC精馏塔进料口。本发明可用于碳酸二甲酯(DMC)产品物流的分离精制,具有流程合理、能耗低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CO(一氧化碳) 酯化制碳酸二甲酯的反应产品体系的分离精制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二甲酯(DMC)是全球公认的绿色化学品,主要用途为生产聚碳酸酯(PC)、异氰酸酯、医药、农药,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涂料的溶剂,潜在用途为替代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
目前已有3种工业化的碳酸二甲酯合成技术路线,还有1个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技术路线:
(1) 光气-甲醇法,原料光气为剧毒化学品,副产物HCl具有强腐蚀性,因此该路线已淘汰。
(2) 酯交换法。根据反应物,已工业化的工艺技术路线包括:
① 环氧丙烷+ CO2 + 甲醇 → DMC + 丙二醇
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但生产原料(环氧丙烷)成本高、副产物丙二醇分离困难。另外,原料环氧丙烷生产过程(氯醇法)污染大,副产物丙二醇市场已大量过剩,销售困难。
② 尿素 + 1,2-丙二醇→碳酸丙烯酯+液氨
碳酸丙烯酯 + 甲醇 → DMC + 1,2-丙二醇
该方法产率低,设备投资大。
③ 环氧乙烷 + CO2 + 甲醇→DMC + 乙二醇
中科院过程所发明了固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环氧乙烷单程转化率高、原料适应性强、催化剂无需分离等优势,并实现量产工业化示范应用。
(3) 液相甲醇氧化羰化法
2CH3OH + CO + 0.5O2→DMC + H2O
该技术路线存在缺陷:催化剂CuCl不稳定、寿命短、腐蚀性大,而且催化剂再生循环困难;产品中含氯,影响产品质量;副产物多;CO浓度在氧气中处于爆炸极限范围(12.5%~74%)容易爆炸。
(4)CO酯化制碳酸二甲酯。该路线催化剂采用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时空收率和选择性均较好;反应条件温和,压力为低压(0.2~0.5MPag),温度范围100-150℃,是极具工业化前景的技术路线。
CO酯化制碳酸二甲酯的反应原理如下:
CO+2CH3ONO → (CH3O)2CO+2NO
原料为气态的CO和亚硝酸甲酯(CH3ONO,简称MN),主产物为有机物碳酸二甲酯,副产物为草酸二甲酯(DMO)、甲酸甲酯(MF)、二甲氧基甲烷(DMM)和甲醇等,副反应计量方程式如下:
2CO+2MN → DMO+2NO
4MN → MF+2CH3OH+4NO
2MN+MeOH → DMM+H2O
碳酸二甲酯的沸点为90℃,熔点为2~4℃,室温下为液体。草酸二甲酯的沸点为174℃,熔点为54℃,室温下为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6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