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角度斜孔加工夹具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8229.7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伏建锋;赵华卫;宋晓庆;李红刚;唐小平;方伟欣;何宇航;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B41/00;B23B4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加工 夹具 方法 | ||
1.一种多角度斜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S1,通过多角度斜孔加工夹具将待加工的零件(17)夹紧,将分度盘(2)与底座(1)通过定位结构相对固定,所述待加工的零件(17)已预加工好所有的基准孔(18);
S2,将装夹有待加工的零件(17)的多角度斜孔加工夹具置于五坐标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调整多角度斜孔加工夹具置于五坐标加工中心的相对位置,使零件(17)上的一个基准孔(18)与工作台同心,将五坐标加工中心的主轴加工坐标位置定在基准孔(18)孔口中心位置上,保证基准孔(18)中心与主轴在同一条中心线上;
S3,工作台旋转-∠A,主轴摆动∠B,之后加工出第一个斜孔,加工完第一个斜孔后,工作台依次旋转+∠A、-(180-∠A)以及+(180+∠A),完成一个基准孔(18)同一圆周位置对应的四个斜孔的加工;
S4,调整分度盘(2)与底座(1)之间的相对位置,并通过定位结构将分度盘(2)与底座(1)位置相对固定,使下一个基准孔(18)与工作台同心;
S5,重复S3-S4,直至零件(17)上所有的斜孔加工完成,
所述∠A为过斜孔孔口中心以及基准孔(18)中心轴的面与零件(17)夹角的余角;
所述∠B为基准孔(18)对应的一对斜孔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该对斜孔的中心轴与基准孔(18)中心轴共面;基准孔(18)对应的一对斜孔为:基准孔(18)对应的四个斜孔中,处于相间位置的两个斜孔;
所述多角度斜孔加工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水平的转轴(5),转轴(5)上靠近底座(1)的一侧同轴安装有能够同步转动的分度盘(2),转轴(5)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压盖(3),待加工的零件(17)能够套在转轴(5)的外部并位于分度盘(2)与压盖(3)之间,利用分度盘(2)与压盖(3)能够实现零件(17)的定位安装以及与转轴(5)同轴;
分度盘(2)与底座(1)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能够使分度盘(2)相对底座(1)转过预设角度后相对固定、以及使零件(17)上待加工的斜孔(19)对应的基准孔(18)与工作台同心,所述预设角度为零件(17)上相邻两个基准孔(18)的轴线之间的夹角;
所述零件(17)形状为圆环形,零件(17)的外圆上均匀设有多个基准孔(18),每个基准孔(18)设有一组交叉斜孔(19),每组交叉斜孔(19)包括若干对设置于基准孔(18)外围的圆孔,每对圆孔包括关于基准孔(18)中心对称的两个圆孔,沿零件(17)的厚度方向,每对圆孔中的两个圆孔向远离基准孔(18)的一侧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斜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所述斜孔时采用对应尺寸的铣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斜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所述斜孔时采用对应尺寸的钻头,加工过程中,每刀切削预设深度,然后抬刀排屑,直至将斜孔加工至目标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斜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度盘(2)上设有与零件(17)上的工艺孔相适配的定位菱形销(12)和防误圆柱销(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斜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盖(3)的中心设有转轴(5)的端部间隙配合的孔,转轴(5)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适配连接有带肩六角螺母(14),压盖(3)与转轴(5)之间通过带肩六角螺母(14)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斜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度盘(2)与压盖(3)之间通过可拆卸的定位圆柱销(8)进行定位连接,定位圆柱销(8)贯穿压盖(3)、且一端插入分度盘(2)上开设的适配的定位孔中,定位圆柱销(8)位于零件(17)的内环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斜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盘(2)与底座(1)之间设置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插销(11)、分度盘(2)上开设的与定位插销(11)适配的第一定位孔以及底座(1)上开设的与定位插销(11)适配的第二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82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瘫痪病人的叩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妇科通便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