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设备及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8568.5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1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平;李济源;孙轶晗;张一帆;孙永久;雷忠能;高洪;李大瑞;翟荣杰;高众;陈鸿建;王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普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32;B23K37/04;B23K37/047;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惠萍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排气 消音器 机器人 焊接设备 焊接 方法 | ||
1.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设备,包括焊房和设置于焊房内的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工装、设置于所述焊房内且用于控制焊接工装在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进行切换的三轴垂直翻转变位机和设置于三轴垂直翻转变位机上用于遮挡所述焊接机器人在第二工位处进行焊接工作时产生的弧光的遮挡装置,焊接工装设置两个且两个焊接工装分别位于遮挡装置的相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垂直翻转变位机和所述焊接机器人设置于同一底座上,底座位于所述焊房的内腔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垂直翻转变位机包括可旋转设置的主翻转支架、可旋转设置的第一翻转支架和第二翻转支架、设置于主翻转支架上且用于控制第一翻转支架进行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设置于主翻转支架上且用于控制第二翻转支架进行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遮挡装置设置于主翻转支架上且遮挡装置位于第一翻转支架和第二翻转支架之间,第一翻转支架和第二翻转支架上各安装一个所述焊接工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翻转支架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旋转臂和与两个旋转臂连接的横梁,横梁位于两个旋转臂之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旋转臂上,所述第一翻转支架和第二翻转支架分别位于横梁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横梁上的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设置于横梁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工装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且用于对消音器壳体提供支撑的支撑装置、可移动的设置于底板上且用于对后端盖施加压力的第一压紧装置、可移动的设置于底板上且用于对端盖进气管组合件施加压力的第二压紧装置、设置于底板上且用于对消音器壳体施加压力的第三压紧装置、设置于第二压紧装置上且用于对端盖进气管组合件施加压力的第四压紧装置和设置于第二压紧装置上且用于对端盖进气管组合件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架和设置于支撑架上且用于与消音器壳体相接触的垫块,支撑架设置多个且支撑架为Y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包括第一滑座和设置于第一滑座上且用于夹紧后端盖的第一夹具,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包括第二滑座和设置于第二滑座上且用于夹紧端盖进气管组合件的第二夹具,所述底板上设置用于控制第一滑座进行直线移动的第一滑移控制机构和用于控制第二滑座进行直线移动的第二滑移控制机构;所述第三压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夹紧器和设置于第一夹紧器上且用于与消音器壳体相接触的第一压块,所述第四压紧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滑座上的第二夹紧器和设置于第二夹紧器上且用于与端盖进气管组合件相接触的第二压块,第一夹紧器和第二夹紧器均为垂直式夹紧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座上的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设置于第一定位座上的第一定位销以及设置于第二定位座上的第二定位销。
10.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汽车排气消音器机器人焊接设备,且包括步骤:
S1、在第一工位处的焊接工装上进行上件工作;
S2、三轴垂直翻转变位机进行翻转,将装有工件的焊接工装旋转至第二工位处;
S3、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工作,同时在第一工位处的焊接工装上再次进行上件工作;
S4、焊接完成后,三轴垂直翻转变位机再次进行翻转;
S5、在第一工位处进行取件工作,同时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安徽普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工程大学;安徽普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85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