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液压水密移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1169.4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1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如林;吴为民;丁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欣万顺安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43/32 | 分类号: | B63B4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张力波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液压 水密 | ||
发明公开了航海水密门领域的,一种智能型液压水密移门,包括门框和密封门,所述门框和密封门之间共同设置有液压旋转机构和卡接机构,所述密封门表面在齿轮右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液压旋转机构用于控制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开启和关闭卡接机,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四个卡接板和转动轴,所述卡接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密封门的四个侧壁上的内槽中,所述卡接板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本发明通过设置液压旋转机构、驱动机和卡接机构,通过液压旋转机构控制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开启或关闭卡接机构,使得密封门能够稳定的连接在门框上,减缓风浪作用于密封门上的应力,从而有效减缓液压旋转机构的负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航海水密门领域的,一种智能型液压水密移门。
背景技术
水密门,是指船内水密舱壁和围壁上所装的不透水金属门船舶舱壁甲板以下的水密舱壁上的出入口需设置水密门,其形式有滑动式、铰链式和滚动式,其中铰链式水密门要求在门的两侧均能迅速开启和关闭。
现有技术中,针对铰链式水密门,通常安装在甲板上,在海上行驶时,海上的风浪产生的应力,会直接作用铰链式水密门,增大了液压系统负载,从而导致液压系统寿命降低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智能型液压水密移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液压水密移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中,针对铰链式水密门,通常安装在甲板上,在海上行驶时,海上的风浪产生的应力,会直接作用铰链式水密门,增大了液压系统负载,从而导致液压系统寿命降低的问题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液压水密移门,包括门框和密封门,所述门框和密封门之间共同设置有液压旋转机构和卡接机构,所述密封门表面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液压旋转机构用于控制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开启和关闭卡接机;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四个卡接板和转动轴,所述卡接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密封门的四个侧壁上的内槽中,所述卡接板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端部贯穿密封门后,与密封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第一滑杆表面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推动块和密封门上,所述转动轴贯穿密封门表面后与密封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动盘,所述推动盘表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交错在推动块之间,所述门框内部对应卡接板位置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密封门表面设置有第一自锁机构;
工作时,现有技术中,针对铰链式水密门,通常安装在甲板上,在海上行驶时,海上的风浪产生的应力,会直接作用铰链式水密门,增大了液压系统负载,从而导致液压系统寿命降低的问题,该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启动液压旋转机构,使得密封门转动,与门框进行密封,当密封结束后,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得转动轴旋转,推动盘旋转,将原本错位的推动板与推动块作用,在挤压的作用下,使得推动块沿着第一滑杆的方向,向前推动,使得卡接板从密封门上的内槽中伸出,并与门框上的卡接槽卡接,从而提高了密封门与门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当密封门收到风浪拍打时,通过卡接板与卡接槽的卡接作用,能够有效减缓液压旋转机构的负载,当航海结束后,驱动机构关闭,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接机构先关闭,随后在液压旋转机构的作用下,密封门打开,同时若液压旋转机构产生损害无法启动时,可人工转动密封门,将密封门与门框进行密封,随后人工转动转动轴,在上述相同原理作用下,使得门框与密封门稳定连接,随后启动自锁机构,保证密封门能够稳定的将门框密封,解决在液压旋转机构损害维修时,密封门无法与门框进行稳定密封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欣万顺安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欣万顺安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1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