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蕨菜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2103.7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乃东;郝经文;秦朝凤;李强;朱安玲;杨维瀚;徐惠敏;刘孝全;李胜;卜雅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33;G01N21/3563;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缪璐欢 |
地址: | 23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紫外 可见 红外 光谱 预测 蕨菜 多糖 含量 方法 | ||
1.一种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蕨菜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仪多次采集蕨菜粉末样品的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图,所述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仪的测定范围200~1100nm;
(2)光谱数据预处理:采用一阶导数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
(3)波长变量筛选:筛选388~566nm、744~833nm、1011~1100nm三个波段为建立PLS模型的有效波长;
(4)蕨菜总多糖含量预测:将步骤(3)中的波长变量与蕨菜样品的总多糖含量结合,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波长变量与蕨菜样品的总多糖含量的定量模型,根据定量模型对蕨菜总多糖含量进行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蕨菜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蕨菜粉末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新鲜蕨菜样品进行挑拣、清洗除杂,切段60℃烘干,收集60-100目之间的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蕨菜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蕨菜粉末样品保存在密闭干燥条件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蕨菜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蕨菜样品采集自不同产地、不同时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蕨菜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蕨菜粉末样品的总多糖含量范围为2.30%~7.59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蕨菜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光谱采集包括以下步骤:
(a)将蕨菜粉末样品按4:2:1的比例分成校正集样品、预测集样品和完全外部验证样品;
(b)将蕨菜粉末样品置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配备的石英单反射附件样品池中,设置日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仪的测定范围200~1100nm,设置日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仪的扫描次数为32次,分辨率为4.0nm,同一样品反复采集6次,获得原始光谱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蕨菜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建立的定量模型对预测集样品的总多糖含量进行验证,使用完全外部验证样品进行外部验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蕨菜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光谱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对同一蕨菜粉末样品采集的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图进行基线校正和平均谱图计算,得到平均谱图消除因人工取样误差导致的谱图,再将平均谱移动平均15点平滑法消除检测环境导致的光谱噪声,最后运用一阶导数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蕨菜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蕨菜样品总多糖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蕨菜粉末样品,按料液比=1:15,加入蒸馏水,95℃条件下,冷凝回流提取,过滤收集滤液,滤渣提取,合并提取液置于容量瓶中,备用;
(b)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蕨菜中总多糖含量,以葡萄糖为标准品于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得出葡萄糖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50.029X-0.0035,R2=0.999,其中X为葡萄糖浓度mg/mL,Y为吸光度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蕨菜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仪为日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仪UH4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西学院,未经皖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21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