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2345.6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邓英俊;罗显光;刘翊;陈皓;黄贵励;周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31/382;G01R31/389;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蓄电池 在线 监测 装置 | ||
1.一种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框(1)、若干组接头组件及主控单元(8),所述线路框(1)盖设于蓄电池柜上,每组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正极压接头(2)、负极压接头(3)及温度传感器(4),所述正极压接头(2)和负极压接头(3)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用于采集蓄电池的电压及内阻;所述温度传感器(4)用于接触式测量蓄电池负极温度;所述正极压接头(2)、负极压接头(3)及温度传感器(4)采集的信息传送给主控单元(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框(1)为“H”型构架,所述主控单元(8)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于线路框(1)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框(1)包括通过扣合方式连接的上模块和下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框(1)的上模块和下模块均对称设计有多对圆柱凸台(101),所述下模块的圆柱凸台(101)中开有内螺纹孔,与之对应的所述上模块的圆柱凸台(101)中开有圆形通孔;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通过各对圆柱凸台(10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框(1)的上模块和下模块均对称设计有多对半圆形线管压口(102),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的半圆形线管压口(102)对应组合为若干个圆形线管压口,通过各圆形线管压口将多个线管(6)端部的压槽(601)卡于线路框(1)中,实现线管(6)与线路框(1)的装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6)中引出线缆(5),所述线缆(5)的一端连接主控单元(8),另一端分别与正极压接头(2)、负极压接头(3)及温度传感器(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框(1)的上模块和下模块的四个对角均对称设计有四对圆柱凸台,且所述圆柱凸台中开有通孔(105),所述线路框(1)通过通孔(105)使用连接件实现与安装托板(9)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托板(9)呈U型结构,所述安装托板(9)的端面(901)与蓄电池组的柜体焊接,所述线路框(1)架于安装托板(9)上并通过通孔(105)和通孔(902)使用连接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框(1)上具有至少一块第一凸台(104),所述主控单元(8)上具有与第一凸台(104)配套安装的第二凸台(802);所述第一凸台(104)中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二凸台(802)中开有通孔,所述线路框(1)与主控单元(8)通过第一凸台(104)和第二凸台(802)实现装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接头组件中的正极压接头(2)和负极压接头(3)为U型结构的铜片,所述温度传感器(4)与负极压接头(3)贴合并被包裹。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8)两端各预留有若干个接线孔(801),用于同步支持对单体蓄电池电压、内阻与温度的独立监测。
12.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8)具有若干个状态指示灯(803),每个状态指示灯(803)分别对应每一块被检测单体蓄电池。
13.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城轨车辆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8)包括衰减隔离网络、模拟开关矩阵、可变增益放大器及数模转换单元、处理器、EEPROM、CAN总线通信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所述主控单元(8)通过实时采集每块单体蓄电池的电压,处理得到各块蓄电池间的电压差数据,通过分析定位出现故障的单体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23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