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43612.1 申请日: 2021-12-16
公开(公告)号: CN113974150A 公开(公告)日: 2022-01-28
发明(设计)人: 范兆魁;刘琴 申请(专利权)人: 新和县园邦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33/00 分类号: A23L33/00;A23K50/90;A23K10/30;A01K67/033;A61K36/9068;A61P1/14;A61P1/10;A61P9/14;A61P15/00;A61K36/258;A61K35/64
代理公司: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白晓菲
地址: 843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医药 面包 虫参姜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及其制备方法,由长白山高丽参、云南有机小黄姜、面包虫粉、黑豆、黑米和黑芝麻制备而成,长白山高丽参经蒸熟、烘干后破壁磨粉;云南有机小黄姜经炒制、烘干后破壁磨粉;面包虫经杀菌、烘干、打粉形成面包虫粉,黑豆、黑米和黑芝麻经炒制后磨成粉,几种原料混合而成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携带方便;通过临床验证,可以美容养颜、补气养血、补肾填精、活血化瘀、温中理气、清热解毒、调理肠胃、脾胃虚寒、便秘、痔疮、痛经、淡化色斑、解酒有一定的疗效,深度滋养内体元气,对痛风也有一定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丽参(学名:Panax ginseng)学术名称朝鲜参、别直参(一般特指朝鲜半岛产的红参)。呈长柱状,上半部均压制成不规则的方柱形,长7-16cm,直径1-2cm;表面红棕色至深红棕色,有光泽,略透明,皮细腻显油润;根茎(参芦)短而粗凹窝状,有的具两个参芦,参芦的茎痕(芦碗)大,略似碗状;根的上部有横环纹。中下部有纵皱和少数浅纵沟,底端下部支根(参腿)1-3支,稀有4支,较粗;质坚重,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红棕色,有光泽,呈角质,形成层色淡;气香特异,味微苦后甘甜。高丽参有起死回生的说法,有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等作用,适用于惊悸失眠者,体虚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姜被称为“还魂草”云南小黄姜在曲靖、丽江、保山等地均有种植,其中曲靖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云南属于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种植的小黄姜深得人民群众喜爱。中医认为,姜性温,味辣,具有发表散寒、温肺止咳、温胃止呕、解毒止泻、调味等功效。

目前市场上大多是将高丽参经提取或不提前后进行榨汁,加入其他原料或甜味剂等制成饮品供人们进行饮用,但提取过程中可能会破坏高丽参中的营养成分,而且采用单一原料的功效不显著。

鉴于此,申请此专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可以美容养颜、补气养血、补肾填精、活血化瘀、温中理气、清热解毒、调理肠胃、脾胃虚寒、便秘、痔疮、痛经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所述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由长白山高丽参、云南有机小黄姜、面包虫粉、黑豆、黑米和黑芝麻制备而成,制备面包虫粉所用的面包虫为采用包括红花、大枣和胡桃三种药物为原料制备的饲料进行饲养的中药养殖面包虫。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其中,所述长白山高丽参、云南有机小黄姜、面包虫粉、黑豆、黑米和黑芝麻的重量比为(1-3):(7-9):(3-5):(2-4):(1-3):1。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进一步的,所述长白山高丽参、云南有机小黄姜和面包虫粉的重量比为2:8:4:3:2:1。

优选的,所述长白山高丽参和云南有机小黄姜单独包装,所述面包虫粉、黑豆、黑米和黑芝麻单独包装。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中医药面包虫参姜粉(参姜面包虫粉),其中,所述面包虫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养殖要素:

(1)分开养殖:幼虫、蛹、成虫都要分开饲养,不能混养;同龄的幼虫应在一起饲养,不能大小混养;成熟幼虫变白时即将化蛹,要将蛹及时拣出,单独存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和县园邦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和县园邦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3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