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3716.2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3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需;陈美颖;侯勇;许旭东;孙照翠;吴海峰;杨二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博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葫芦 三萜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制备化合物领域,提供了一种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根据命名规则将其命名为23,24‑二羟基葫芦烷萜F‑24‑甲氧基‑16,25‑二乙酸酯。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23,24‑二羟基葫芦烷萜F‑24‑甲氧基‑16,25‑二乙酸酯对胶质瘤的IC50值可低至10μg/mL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制备化合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胶质瘤是脑内比较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肿瘤,根源主要来自于脑组织内的胶质细胞,这些胶质细胞在各种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发生不可控制的增殖,从而形成了胶质瘤。胶质瘤由于其在空间的“占位”效应,可以使患者产生头痛、恶心及呕吐、癫痫、视物模糊等症状。
阿霉素是目前治疗胶质瘤的常用药物,其药物活性的IC50值大于20μg/mL,可见其药物活性还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针对胶质瘤的IC50值可低至10μg/mL以下。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一种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佛山雪胆根茎和乙醇水溶液混合,进行加热浸渍提取后浓缩得到浸膏;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浸膏和水混合,然后进行正丁醇萃取,得到萃取物;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萃取物进行柱层析,依次得到Fr.A~Fr.F共计6个不同的层析部分;所述柱层析的洗脱剂为二氯甲烷和甲醇;
所述Fr.A~Fr.F相对应的洗脱剂中二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分别为50:1、20:1、10:1、5:1、2:1、1:1;
(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Fr.B层析部分进行液相色谱分离,依次得到A~H共计8个不同馏分;其中馏分E即为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的粗品;
所述液相色谱分离采用等梯度洗脱;所述等梯度洗脱的洗脱剂为甲醇和水;所述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75:25;
(5)将所述步骤(4)中芦烷三萜类化合物的粗品进行提纯,得到芦烷三萜类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金佛山雪胆根茎为粉末状。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加热浸渍提取的次数为1~5次。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加热浸渍提取为加热回流提取。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60%。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加热浸渍提取为加热回流提取。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的提纯为液相色谱分离。
优选地,所述液相色谱分离的流动相为甲醇和水。
优选地,所述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5:4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或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葫芦烷三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胶质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37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储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回收稀土电解质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