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4284.7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2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诸葛霞;朱仁祥;楼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9/08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黄新春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射频 电磁场 辐射 抗扰度 测试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电子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包括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一端滑动连接有盒体(200),所述壳体(100)一侧开设有第一出口(101),且壳体(100)顶面开设有第二出口(102),所述盒体(200)一侧开设有装载口(201),且盒体(200)顶面开设有移出口(202),所述盒体(200)内底面均开设有多个L型卡槽(203),且多个L型卡槽(203)内部均活动卡接有吸波板(300),所述壳体(100)另一侧设置有用于移动盒体(200)的移动机构(400),且第一出口(101)与第二出口(102)内部均设置有将吸波板(300)移出盒体(200)的抽出机构(500),且壳体(100)另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600),所述壳体(100)底端固定连接有行走部件(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400)包括连接块(410),所述连接块(410)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420),且盒体(200)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430),所述连接条(430)一侧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部与螺杆(420)一端旋合连接,所述螺杆(42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4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出机构(500)包括两个对称的连接板(510),且两个连接板(510)一侧均为弧形面,两个所述连接板(510)相背离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相邻的第一出口(101)两端,且两个连接板(510)相邻一侧均开设有滑槽(511),两个所述滑槽(511)之间设置有滑杆(520),所述滑杆(520)的两端均滑动连接于相邻的滑槽(511)内部,且滑杆(520)上固定套接有多个刺环(5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11)包括弧形槽部与直线槽部,所述直线槽部一端与弧形槽部一端均开设有导向槽(512),且两个导向槽(512)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10),两个所述导向槽(512)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回弹弹簧(720),且两个回弹弹簧(720)一端均与相邻的滑块(71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10)一侧为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10)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凸条(711),所述直线槽部一端与弧形槽部一端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拨块(73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出口(102)内部的两个连接板(510)顶面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5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00)包括驱动电机(610),所述驱动电机(610)固定连接于壳体(100)一端,且驱动电机(610)电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620),所述转盘(620)一侧外侧边转动连接有转动板(630),且转动板(630)一侧转动连接有旋合杆(631),所述旋合杆(631)旋合套接有螺纹筒(632),滑杆(520)外侧壁中心转动套接有转动环(640),且转动环(640)外侧壁转动连接有旋合环(641),所述旋合环(641)与螺纹筒(632)旋合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多个吸波板(300)背面粘附背胶,而后将转动板(630)拨动至转盘(620)靠近第一出口(101)的一侧,而后将螺纹筒(632)旋动使其与旋合杆(631)达到合适长度,继而将螺纹筒(632)与第一出口(101)处的旋合环(641)相旋合;
步骤二:通过将多个吸波板(300)卡入盒体(200)上的L型卡槽(203)内部,而后转动转柄(440)使螺杆(420)带动旋合的连接条(430)向壳体(100)方向移动,从而使盒体(200)慢慢嵌入壳体(100)内部,而后待一个吸波板(300)上的椎体结构卡住第一出口(101)处的滑杆(520)上的多个刺环(521)时,驱动电机(610)启动转动,使旋合杆(631)和螺纹筒(632)随着转盘(620)做圆周运动并同步拉动滑杆(520)沿着相邻两个滑槽(511)上的弧形槽部进行移动,拉扯吸波板(300)沿着两个连接板(510)的弧形面移动并与墙面抵触,而后推动壳体(100),使吸波板(300)背面粘附在墙面上;
步骤三:而后继续推动壳体(100),待驱动电机(610)带动转动板(630)转动直至第一出口(101)处的滑杆(520)端部抵触到相邻两个滑槽(511)弧形槽部上的滑块(710),并带动两个弧形槽部的滑块(710)移动至弧形槽部的端部,使两个被滑杆(520)抵触的滑块(710)上的凸条(711)触动到弧形槽部端部的拨块(730),使两个被抵触的滑块(710)转动,使斜面朝向滑槽(511)的直线槽部,而后驱动电机(610)继续转动,带动滑杆(520)沿直线槽部进行移动;
步骤四:待滑杆(520)移动到直线槽部的滑块(710)处时,将抵触直线槽部的滑块(710)向直线槽部的端部移动,而后直线槽部的滑块(710)上的凸条(711)被滑杆(520)抵压与直线槽部上的拨块(730)接触而改变朝向,使得滑杆(520)继续沿弧形槽部进行滑动;
步骤五:待墙面吸波板(300)粘附完毕后,将转动板(630)转动至转盘(620)的最上方,调节螺纹筒(632)与旋合杆(631)的长度,将螺纹筒(632)与第二出口(102)处的滑杆(520)上的旋合环(641)旋合,而后推动壳体(100)移动,并转动转柄(440)使盒体(200)向壳体(100)内部滑动,而后待另一个吸波板(300)被第二出口(102)处的滑杆(520)的刺环(521)刺入,驱动电机(610)带动转盘(620)通过螺纹筒(632)和旋合杆(631)拉扯吸波板(300)沿着第二出口(102)处的两个连接板(510)的弧面进行移动并与墙面抵触进行粘附,在吸波板(300)接触到双向螺纹杆(530)时,吸波板(300)搓动双向螺纹杆(530)转动,双向螺纹杆(530)将同步通过螺纹搓动吸波板(300)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42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枣桂圆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轮式无人平台的漂移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