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CCM连续化涂布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5827.7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0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杰;郝金凯;邵志刚;林永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5D7/24 | 分类号: | B05D7/24;B05D7/04;B05D7/00;B05D1/38;B05D1/18;H01M4/8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张玉莹;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电极 ccm 连续 化涂布 工艺 | ||
1.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CCM连续化涂布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胶体形态分散液,所述分散液包括高分子聚合物、溶剂和致孔剂;
(2)配制催化剂浆料:将固体催化剂颗粒与所述胶体形态分散液混合、分散,得到催化剂浆料;催化剂浆料的分散方式为:无氧条件下,通过超声波辅助高速搅拌分散;所述搅拌分散在25℃恒温条件下进行,所述催化剂浆料的粘度为100-300cp;
(3)将所述催化剂浆料涂布在质子交换膜的一侧,烘干后形成担载于质子交换膜上的催化层一;
(4)将担载有催化层一的质子交换膜于盐酸溶液内浸泡1-10min,除去致孔剂,再浸泡于去离子水内清洗1-10min,然后进行干燥;
(5)在干燥后的催化层一上使用所述催化剂浆料进行二次连续化涂布,得到担载于催化层一上的催化层二,重复步骤(4),干燥后得到单侧CCM;
(6)依次重复步骤(3)-(5),在质子交换膜的另一侧涂布催化层一和催化层二,干燥后得到所述燃料电池膜电极CCM;催化层一干厚为1-10μm;催化层二干厚为1-10μm;
步骤(1)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全氟磺酸树脂、磺化三氟苯乙烯树脂、磺化聚醚醚酮树脂以及磺化聚苯并咪唑树脂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致孔剂为碳酸锂、氯化锂、碳酸氢铵、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溶剂为醇类,所述醇类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以及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浆料包括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30%的固体催化剂颗粒、5-20%的高分子聚合物、20-80%的溶剂以及0 .2-10%的致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涂布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胶体形态分散液的配置方式为:将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溶剂和致孔剂混合,在10-120Hz的超声频率下超声分散10-15min,或在转速10000-20000RPM的磁力搅拌下搅拌10-15min,得到胶体形态分散液;所述胶体形态分散液的胶体粒径为20-1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涂布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为贵金属纳米催化剂或非贵金属纳米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化涂布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纳米催化剂为Pt碳、Pt黑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贵金属Pt的含量10-90w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化涂布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纳米催化剂为Pt黑、Pt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贵金属Pt的含量10-9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涂布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5-15wt%。
7.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CCM,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CCM通过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连续化涂布工艺制备。
8.一种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电极CCM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58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