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防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46243.1 申请日: 2021-12-16
公开(公告)号: CN114717137A 公开(公告)日: 2022-07-08
发明(设计)人: 赵学通;王斌;罗永佳;黄晓杰;肖勇飞;李德文;赵枝超;王林涛;刘振宁;李财;付丽美;孔广超;李富华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14;A01N63/22;A01N63/30;A01P5/00;A01P3/00;C12R1/07;C12R1/79;C12R1/125
代理公司: 昆明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11 代理人: 姜钰芸
地址: 650000 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兼防根结 线虫病 根肿病 微生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防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涉及肥料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的田间病状相似难以快速区别并准确选择药剂以及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易同时发生且难以及时防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兼防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的微生物菌剂,是由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粉复配制得的复合菌剂。本发明兼防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的微生物菌剂,将三种菌种进行复配使用,可在使用前期就实现根肿病的有效防控、土壤养分的活化和作物根系的促生,随后对根结线虫也能达到有效抑制,同时进一步促使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在有效防控病害后增强作物的营养吸收,进一步减少作物因病害导致的产量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防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有机农业的兴起,绿色防控手段在农业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其中,采用微生物进行病害防控是较为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技术手段。但是当前在农业病害防控中,一种生物防控产品一般都只对一种病害发生作用,在田间使用时若无法准确辨识病害种类,经常出现无法准确防治病害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发病症状相似的病害,若当前还没有田间快速检测技术,经常造成药剂选择错误,延误防控时机的情况。

基于当前的田间辨识检测手段,十字花科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无法在田间进行快速辨识与检测。十字花科蔬菜根部发生根结线虫病害后,地上部分表现的病状与根肿病极其相似,均表现为使植株生长缓慢,因此当十字花科蔬菜产生根瘤时,只能通过解剖根部的肿瘤或根结进行区别,以肿瘤内是否有乳白色洋梨状的根结线虫的成虫进行判断,这是目前最准确的判断依据,但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检验时间,当前无法实现田间快速检测。

由于两种病害病原及发病条件不同,当前农业生产中对两种病害的防治手段差异很大,正确诊断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对其防治非常重要。经市场调查,当前针对两种病害未见较好的生物防控产品,在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根肿病主要使用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根处理,每7天1次,连灌2~3次;根结线虫病发病初期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800倍液、90%敌百虫结晶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0.3kg,在蔬菜生长季节,也可用1%海正灭虫灵乳油80倍液土表喷雾防治。基于以上防控手段可知,病害的快速准确识别非常重要,若无法正确识别病害,就无法准确选择药剂。

同时在实际生产中,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会降低植物抵抗力,常导致根肿病的同时发生,当二者同时发生时往往更加难以防治。因为两种病害的防控药剂完全不同,如果只针对单一病害进行防控,完全无法改善患病症状。两种病害一旦共同发生,就意味着当季蔬菜灭产,给农户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如何进行两种病害的综合防控,这在当前农业生产中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针对二者田间病状的相似性,防控手段的差异性,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同时发生的可能性,当前亟需一种可以对两种病害进行统防统治的产品,同时规避两种病害在田间难以快速区分的技术难点,以对两种病害进行有效防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兼防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的田间病状相似难以快速区别并准确选择药剂以及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易同时发生且难以及时防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兼防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的微生物菌剂,包括如下菌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并且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粉复配制得的复合菌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6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