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咬合桩筒形基础的施工方法及其承载力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4359.X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6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邓明基;张立英;高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5/3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咬合 桩筒形 基础 施工 方法 及其 承载力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风电发电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咬合桩筒形基础的施工方法及其承载力检测方法,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的合格检测;2)利用检测合格的原料进行试验桩的施工,所述试验桩采用有限元计算和工程算法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3)在试验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工程桩的施工。本发明采用的咬合桩筒形基础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在施工的过程中即已进行初步的试验桩检测,通过工程算法和有限元计算对试验桩进行设计,提升了试验桩的安全性,有助于减少直接完整施工产生的误差和不便,从而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发电技术的领域,具体为一种咬合桩筒形基础的施工方法及其承载力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咬合桩筒形基础,采用钻孔咬合混凝土管桩桩形成筒形基础,直径超过10m,将整体进行承载力检测目前在经济性和可行性均很难满足,而传统的进行施工质量检测,很难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咬合桩筒形基础的施工方法及其承载力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咬合桩筒形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合格检测;
2)利用检测合格的原料进行试验桩的施工;
3)在试验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工程桩的施工。
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原料的检测包括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进场检测和灌浆材料的进场检测。
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进场检测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及质量、钢筋的质量及外观、钢筋桩的出厂证明及强度抽样检测。
优选的,所述灌浆材料的检测包括出厂证明检测、强度抽样检测及灌浆材料的拌合物流动性检测。
优选的,所述试验桩采用有限元计算和工程算法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利用有限元方法和工程算法分别计算筒形基础的桩顶受力,并将获得的两个筒形基础的桩顶受力进行比较,取其最大值作为试验桩的理论设计值。
优选的,对试验桩的理论设计值取安全保证系数,将理论设计值与安全保证系数相乘获得试验桩的设计值。
优选的,所述安全保证系数大于或者等于3。
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试验桩采用咬合工艺进行施工。
优选的,在步骤3)中,包括以下步骤:
31)在试验桩外进行工程桩的放线;
32)进行混凝土素桩的施工;
33)切割混凝土素桩,钻钢筋混凝土桩孔;
34)进行钢筋混凝土桩施工。
一种咬合桩筒形基础的承载力检测方法,包括竖向承载力检测和水平承载力检测,所述竖向承载力检测时采用自平衡法;所述水平承载力检测时,利用千斤顶在工程桩与试验桩之间进行,利用试验桩的桩顶最大水平力检测工程桩是否合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咬合桩筒形基础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在施工的过程中即已进行初步的试验桩检测,通过工程算法和有限元计算对试验桩进行设计,提升了试验桩的安全性,有助于减少直接完整施工产生的误差和不便,从而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对原料进行检测是为了增加咬合桩筒形基础的施工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便于进行后序的施工。
进一步的,在试验桩的设计过程中,将其设计理论值与安全保证系数相乘即可获得试验桩的设计值,保证了试验桩的强度要求和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4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增稠多彩涂料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超薄板材激光切割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