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纶去油剂及其制备工艺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54714.3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8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亮;孙广形;施可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海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83 | 分类号: | C11D1/83;C11D3/20;C11D3/34;C11D3/30;C11D3/43;C11D3/60;D06M15/53;D06M13/148;D06M13/256;D06M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相黎超 |
地址: | 31203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纶去油剂 及其 制备 工艺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氨纶去油剂及其制备工艺及应用。首先,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氨纶去油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非离子乳化剂22‑34份;阴离子乳化剂3‑6份;2‑甲基‑2,4‑戊二醇3‑5份;助溶剂2‑4份;用水补足至100份;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中至少包括鲸蜡硬脂醇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本申请进一步公开了上述氨纶去油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S1、混料,按配比将各物料混合,得到混合体系;S2、分散,对步骤S1中得到的混合体系进行搅拌分散,即得。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氨纶去油剂在含氨纶织物染整中的应用。本申请中的氨纶去油剂具有去油效果好且稳定性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染助剂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氨纶去油剂及其制备工艺及应用。
背景技术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其弹性优异,强度比乳胶丝高2~3倍,线密度也更细,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氨纶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少量地混纺到织物中,一是可获得良好的手感与外观;二是只用少量的氨纶长丝就可生产出优质的弹力纱;三是混纺织物的弹性百分率更可控。
氨纶易于纺制25~2500旦不同粗细的丝,因此广泛被用来制作弹性编织物,如袜口、家具罩、滑雪衣、运动服、医疗织物、带类、军需装备、宇航服的弹性部分等。随着人们对织物提出新的要求,如重量轻、穿着舒适合身、质地柔软等,低纤度氨纶织物在合成纤维织物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也有用氨纶裸体丝和氨纶与其它纤维合并加捻而成的加捻丝,主要用于各种经编、纬编织物,机织物和弹性布等。随着氨纶使用量的增加,氨纶纺丝过程中带入的油剂也随着给印染企业带来困扰,氨纶的纺丝油剂大部分以蜡类和硅油类作为油剂的主要组成成分,此类油剂难以有效去除,就容易导致后续印染加工中出现疵病。
目前市面上的氨纶去油剂产品的去油率并不高,这就使得印染企业需要进行多次前处理或者需要染色后进行回修,以减少最终成品布上的染色疵病,这给印染企业增加了许多额外的成本,基于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氨纶纺丝油剂的去油剂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目前常规的氨纶去油剂去油率不高而导致染色成本上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氨纶去油剂及其制备工艺及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氨纶去油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氨纶去油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用水补足至100份;
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中至少包括鲸蜡硬脂醇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鲸蜡硬脂醇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具有与纺丝油剂主要原料蜡类物质相似的结构,因而与纺丝油剂的兼容性极佳,对于纺丝油剂的去除率较高。另外,发明人发现,相较于常规非离子乳化剂的复配使用,特定选用鲸蜡硬脂醇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这两种非离子乳化剂是由于,这两者复配具有增加分散系统稳定性的效果,能够有效保护胶体。而将非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复配使用则是由于,阴离子乳化剂能够吸附在脱离的纺丝油剂上,并在其表面形成双电子层结构,从而降低纺丝油剂反沾及絮凝析出的可能。
2-甲基-2,4-戊二醇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同时可降低产品粘度,保障产品高低温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获得更好的去油效果。
可选的,所述非离子乳化剂还包括仲醇聚氧乙烯醚和月桂基葡萄糖苷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仲醇聚氧乙烯醚具有极强的乳化、分散、扩散、去污洗涤性,特别是甲基硅油和液蜡的乳化性,能与各种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他助剂组合使用,从而获得协同效应和高性能产品,从而减少助剂使用消耗,具有出众的性价比。
而月桂基葡萄糖苷的添加,保证了产品体系应对严苛条件也同样有效,大大提高了体系的多工况适应能力,确保其余组分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海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海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4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