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8871.1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2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蒋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上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B65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医学 感染 隔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底板、承载板和装置主体,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弹簧柱,弹簧柱的顶端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底部内侧设置有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移动槽,装置主体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槽,且第二移动槽位于第一移动槽的下方,第一移动槽的内侧设置有消毒箱。本发明通过在底板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和电动升降杆,对隔离装置进行移动时电动升降杆工作带动支撑脚垫向上移动,工作人员推动安装架配合移动轮进行移动,且夹紧板对其夹紧,保证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隔离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医院中医、教、研、护理工作使用的器械在回收、清洗、消毒、打包、灭菌、储存等各个环节必须做到规范操作,在临床医学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医用垃圾,这些医用垃圾大多为一次性医疗用具,医疗规定必须对这些医疗垃圾统一回收然后转移到指定处统一消毒处理,但是在转移过程中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而通常合理装置内的容易沾满垃圾带来的细菌,没有及时进行杀除容易使运输隔离装置的工作人员出现感染的几率。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防感染隔离装置通常仅具有储存的功能,并不能在运输过程中对垃圾进行消毒处理,容易造成病毒和细菌的传播,且不能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降低了回收效率,对隔离装置移动时较为复杂,无法满足高效处理的要求,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底板、承载板和装置主体,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顶端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内侧设置有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槽,且所述第二移动槽位于第一移动槽的下方,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内侧设置有消毒箱。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电动升降杆,且电动升降杆位于移动轮的内侧,电动升降杆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撑脚垫,所述支撑脚垫的底部内侧设置有橡胶层、泡沫层,所述泡沫层位于所述橡胶层的上方,并且所述支撑脚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排液管,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排液管相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背面设置有密封圈,防护门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防护门的正面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位于所述观察窗的一侧,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顶部隔板、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消毒箱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所述顶部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顶部隔板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输入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通管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雾化头,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消毒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上,未经蒋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88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板带的激光对接焊接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冲击可加药精细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