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9029.X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6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欧长高;邱庚龙;何冠平;王志坚;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5/00;B21D43/28;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344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动 盖板 无搭边 冲孔 切断 模具 及其 加工 工艺 | ||
1.一种汽车后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结构包括模柄(1)、上模板(2)、上垫板(3)、上固定板(4)、导柱(5)、切断凸模(6)、定距侧刃(7)、冲孔凸模(8)、卸料板(9)和卸料橡皮(10);
所述下模结构包括复合模(11)、定距挡块(12)、导板(13)、下垫板(14)和下模板(15);
所述模具采用对称型双侧刃定距结构,两件所述定距侧刃(7)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固定板(4)上、下各对应的固定形腔中,并从上端面通过螺栓与所述上垫板(3)连接,两件所述定距挡块(12)通过过盈配合装在复合模(11)上、下各对应的固定形腔中,所述定距侧刃(7)的非冲切端与定距挡块(12)保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凸模(6)安装在所述上固定板(4)对应的固定形腔中,并与所述上垫板(3)连接,所述冲孔凸模(8)安装在上固定板(4)对应的凸模固定孔中,所述导柱(5)安装在上固定板(4)两边对应的导柱固定孔中;
所述模柄(1)安装在所述上模板(2)的模柄固定孔中,所述上模板(2)、上垫板(3)与所述上固定板(4)连接,所述卸料板(9)通过间隙配合并分别穿过所述导柱(5)、切断凸模(6)、定距侧刃(7)以及冲孔凸模(8),卸料板(9)与所述卸料橡皮(10)、上固定板(4)、上垫板(3)以及上模板(2)活动连接;
所述下模板(15)、下垫板(14)与复合模(11)连接,所述导板(13)与所述下模板(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采用内置式导柱导向结构,所述导柱(5)、切断凸模(6)、定距侧刃(7)和冲孔凸模(8)均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4)中,所述复合模(11)上增设有导柱孔,所述导柱(5)与复合模(11)上导柱孔的双面间隙为0.08~0.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5)的数量为四根,其中两根导柱(5)的直径一致,另外两根导柱(5)的直径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侧刃(7)的冲切端与所述复合模(11)的双面间隙为0.25~0.2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凸模(6)的冲切端与所述复合模(11)的双面间隙为0.25~0.27mm,切断凸模(6)的非冲切端与复合模(11)保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侧刃(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距侧刃(7)对称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挡块(12)呈“C”型,定距挡块(12)高度大于所述复合模(11)的高度,所述定距挡块(12)的材质为模具钢材料Cr12MoV,并淬火硬化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定距挡块(12)的后凸台(121)之间的距离大于产品下料条料(16)的宽度,两侧定距挡块12的前凸台(12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定距侧刃(7)冲切后产品坯料的宽度。
10.一种汽车后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的汽车后桥制动蹄盖板无搭边冲孔、切断级进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
步骤2:将下料工序后的制动蹄盖板条料放置在复合模(11)和导板(13)的上方,并使制动蹄盖板条料宽度方向的上端面紧靠着上边定距挡块(12)的后凸台(121)的下端面和导板(13)突出凸台的下端面,送料方向的前端面紧靠上、下定距挡块(12)的前凸台(122)的后端面;
步骤3:开动压力机,上模板(2)随机床上工作台向下运行,导柱(5)首先导入复合模(11)对应的导柱孔中来保证各刃口的间隙,卸料板(9)在卸料橡皮(10)的压力作用下与复合模(11)先压紧条料(16),然后随着机床上工作台继续向下运行,切断凸模(6)、定距侧刃(7)和冲孔凸模(8)进入复合模(11)对应的刃口内,因条料前端经定距挡块(12)的前凸台(122)的后端面限位,条料(16)暂未到达切断工位,条料先进行冲孔、侧刃切边;
步骤4:条料经过冲孔、侧刃切边加工后,压力机上滑块带动模具的上模结构回位,卸料板(9)在卸料橡皮(10)的作用力下卸下条料(16), 而冲孔和侧刃切边的废料从下模和机床下工作台右侧漏出;
步骤5:将完成步骤4的制动蹄盖板条料向前送进一个步距L,并用定距挡块(12)限位,而与此同时,经过冲孔凸模(8)冲孔部位的坯料送进到下一个工位;
步骤6:开动压力机,上模板(2)随机床上工作台向下运行,导柱(5)首先导入复合模(11)对应的导柱孔中来保证各刃口的间隙,卸料板(9)在卸料橡皮(10)的压力作用下与复合模(11)先压紧条料(16),然后随着机床上工作台继续向下运行,切断凸模(6)、定距侧刃(7)和冲孔凸模(8)进入复合模(11)对应的刃口内;
步骤7:条料经过冲孔、侧刃切边加工后,压力机上滑块带动模具的上模结构回位,卸料板(9)在卸料橡皮(10)的作用力下卸下条料;
步骤8:将完成步骤7的制动蹄盖板条料向前再送进一个步距L,并用定距挡块(12)限位,而与此同时,经过冲孔凸模(8)冲孔部位的坯料送进到切断工位;
步骤9:开动压力机,上模板(2)随机床上工作台向下运行,导柱(5)首先导入复合模(11)对应的导柱孔中来保证各刃口的间隙,卸料板(9)在卸料橡皮(10)的压力作用下与复合模(11)先压紧条料,然后随着机床上工作台继续向下运行,切断凸模(6)、定距侧刃(7)和冲孔凸模(8)进入复合模(11)对应的刃口内, 完成切断、冲孔两工位和侧刃切边;
步骤10:条料经过切断、冲孔、侧刃切边加工后,压力机上滑块带动模具的上模结构回位,卸料板(9)在卸料橡皮(10)的作用力下卸下条料(16), 切断后的产品从下模和机床下工作台漏出;
步骤11:重复步骤8到步骤10的操作,进行下一工件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90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