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流共振式雾化加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0080.2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黄顺玉;韩斌斌;卢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多纬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李燕斐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共振 雾化 加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雾化加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流共振式雾化加湿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送气,通过风机向水管内泵入空气流;提水,空气流提速将水槽内的水压入水管内;打散,将水管内的水打散形成水珠;裹挟,水珠被空气流撞击形成水滴并随空气流移动;撞击,水滴接触并击打钢板使得钢板振动;共振,钢板振动频率与水滴击打频率成正比形成共振;雾化,水滴被共振雾化并被空气流吹出水管;循环,尺寸过大的水滴回流到水槽进行循环。本发明主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耗小水分子颗粒小、可以有效融入空气、体积可以根据雾化需求量进行调整,流速也可以随时进行调整的气流共振式雾化加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加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流共振式雾化加湿方法。
背景技术
雾化器可以用来增加环境湿度,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雾化器原理有高压、离心、蒸汽、电极等,其中高压式雾化器主要依靠高压泵将水通过高压喷头输入到空气中,但是雾化率极低,且喷头易堵塞,雾化效率不足30%,蒸汽式雾化器的优点是水分子颗粒小,90%的颗粒可以有效与空气混合,缺点是需要损耗大量能源,电极式雾化器原理是在水槽两极增加电压,水导电之后通过沸腾形成蒸汽,产生的水分子颗粒小,但是过程中造成的能耗较大,湿帘雾化方式加湿效果理想,无噪音,但是体积大、成本高、结构复杂等不足也不容忽视,为了针对上述的效率低、成本高、损耗高、噪音高、体积大、结构复杂等不足设计,提出一种气流共振式雾化加湿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共振式雾化加湿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气流共振式雾化加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送气,通过风机向水管内泵入空气流;
S1,2、提水,空气流提速将水槽内的水压入水管内;
S1.3、打散,将水管内的水打散形成水珠;
S1.4、裹挟,水珠被空气流撞击形成水滴并随空气流移动;
S1.5、撞击,水滴接触并击打钢板使得钢板振动;
S1.6、共振,钢板振动频率与水滴击打频率成正比形成共振;
S1.7、雾化,水滴被共振雾化并被空气流吹出水管;
S1.8、循环,尺寸过大的水滴回流到水槽进行循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1中,所述水管为两边宽中间窄结构,通过采用截面积的变化可改变气流通过的速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1.2中,提水包括以下步骤:
S2.1、提速,空气流经过水管窄部时提速使得压强变小;
S2.2、吸水,在压强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被吸入水管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1中,通过伯努利公式:可知水管内气体压强与空气流的流速成反比即流速大则强小,流速小则压强大,由公式可计算出将水吸入水管内所需的空气流速大小,其中p为流体中某点的压强,v为流体该点的流速,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该点所在高度,C是一个常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2中,所述水槽内靠近所述空气流入口端设有内部中空的细管,所述细管底部位于所述水槽内液面以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3中,所述水管内位于所述水槽顶部设有打散装置,所述打散装置为顶部设有若干锯齿状结构的三角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5中,所述钢板位于所述水管远离所述风机一端内部,所述钢板与所述水管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多纬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多纬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0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