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储能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光伏空调系统和光伏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0577.4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5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宁宁;黄猛;王京;安宏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3/38;H02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储能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以及 空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储能电路、光伏空调系统及光伏空调,属于光伏储能领域。光伏储能电路中光伏电池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一MOS管源极,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转换控制模块的正输入端,光伏电池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转换控制模块的负输入端,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栅极与转换控制模块电连接,此外转换控制模块与光伏电池之间设有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在光伏电池反接时,能够断开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并导通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无论光伏电池正接还是反接,都可以保证光伏电池与与转换控制模块的连接正确,这样温度不会升高,且无需采用直流接触器,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储能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光伏储能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光伏空调系统和光伏空调。
背景技术
传统光伏(储)空调系统的基本拓扑结构一如图1所示,在光伏侧加了直流接触器实现光伏与空调系统的隔离,但成本较高;为了降低成本,提出光伏(储)空调系统的基本拓扑二,如图2所示,光伏输入侧直连到光伏DC/DC,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当光伏正、负反接时,光伏输出的电能通过开关管Q1、电感L1一直在消耗,而且此时光伏电池接近断路,光伏输出的电能会转为热能消耗掉,会加剧控制器温升问题;另外,此时采样单元采样到光伏输入电压送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判断出光伏输入反接,可以报出故障,但无法把光伏切出。光伏端接线是在工程安装环节进行,经常会报出光伏端接线接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储能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光伏空调系统和光伏空调,以解决现有光伏空调系统使用直流接触器成本较高,而不使用直流接触器时易出现温升且反接时无法切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
一种光伏储能电路,包括光伏电池、转换控制模块和储能系统,所述转换控制模块与所述储能系统连接;还包括:
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
所述光伏电池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转换控制模块的正输入端;
所述光伏电池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转换控制模块的负输入端;
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转换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
所述光伏电池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三MOS管的源极,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转换控制模块的正输入端;
所述光伏电池的正输出端连接第四MOS管的漏极,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转换控制模块的负输入端;
所述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所述转换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辅助电源和转换电路;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转换电路与所述储能系统连接,所述辅助电源从所述转换电路取电并未所述控制单元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控制模块还包括:采样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采样单元用于对所述光伏电池是否反接进行采样,并将采样结果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以便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采样单元采样所述光伏电池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之间的电压。
进一步地,当所述光伏电池正接时,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所述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关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0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