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一体化电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0612.2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4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石欣洁;周宇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欣洁 |
主分类号: | G01R11/00 | 分类号: | G01R11/00;G01R11/02;G01R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一体化 电表 | ||
本发明涉及电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一体化电表,包括智能电表外壳体、控制基座、连接导线、导电片、安装基座、安装板、安装块和抵压螺栓,所述智能电表外壳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基座,且控制基座外表面焊接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另一端焊接有导电片,所述智能电表外壳体内部安装有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内部插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内部固定连接有五组安装块。本发明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快速对多组导电片进行安装,无需操作人员一组一组螺栓进行安装,大大提升了整体的安装效率,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操作人员能够单独对其中一组导电片进行快速拆卸,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并且在检修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其他导电片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一体化电表。
背景技术
电表,顾名思义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器,通常用来对居民的用电量进行记录,并且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智能电表领域得到发展,居民能够通过物联网对电表进行操作,从而完成远程的用电量查询、统计以及缴费等项目,大大提升了居民生活时的便利性。
但是目前市场的一种智能一体化电表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电表在安装导电片时,需先将导电片插入凹槽中,然后将螺栓拧入且对导电片进行抵接,操作人员需不停重复上述动作以此对电表进行安装,由于电表体积较小,通过将螺栓直接拧入电表操作不是很方便,大大降低了电表的安装效率,并且当其中一组导电片发生接触不良现象时操作人员需将盖板整体拆卸来进行检修,影响了其他组导电片的正常工作,同时频繁的拆卸螺栓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影响了导电片在安装后的精确度,易导致其他组的导电片移位从而造成接触不良的现象,增加了检修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一体化电表,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电表在安装多组导电片时耗时较长,工作人员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同时操作人员在检修其中一组导电片接触不良的问题时易对其他的导电片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一体化电表,包括智能电表外壳体、控制基座、连接导线、导电片、安装基座、安装板、安装块和抵压螺栓,所述智能电表外壳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基座,且控制基座外表面焊接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另一端焊接有导电片,所述智能电表外壳体内部安装有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内部插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内部固定连接有五组安装块,五组所述安装块内部皆螺纹连接有抵压螺栓,且抵压螺栓皆抵接于导电片,所述安装基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五组所述安装块左侧皆设置有拆卸机构,且安装块顶端皆设置有定位夹持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腔室,所述智能电表外壳体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且第一腔室顶端内壁轴承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第一转杆外壁固定连接有三组固定筒,三组所述固定筒外壁皆固定连接有连接绳索,所述第一腔室右侧开设有三组第二腔室,且内部皆插设有固定杆,三组所述固定杆左端皆固定连接于连接绳索,且固定杆外壁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三组所述固定杆外壁皆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安装板内部开设有三组第一固定槽,三组所述固定杆皆插设于第一固定槽内部。
进一步的,三组所述固定杆右端形状皆设置为倾斜状,且固定杆顶端的长度大于固定杆底端的长度,所述把手的具体形状设置为“十”字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第三腔室,所述安装块左侧开设有第三腔室,且第三腔室内部插设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第三腔室内壁轴承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后端啮合于齿条板外壁,所述螺纹杆左右两侧外壁皆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安装块左右两侧皆开设有第二固定槽,且第二固定板皆插设于第二固定槽内部,所述第三腔室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于两组第二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左右两侧外壁的形状皆设置为螺纹状,且螺纹杆左右两侧外壁的形状相互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形状和第二固定板右侧的形状皆设置为弧形,且第二固定槽的形状和第二固定板右侧的形状相互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欣洁,未经石欣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0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频炉批量浇注熔模铸件的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下一篇:往复运动机构及绕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