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2035.0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5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刘磊;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浩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 | 分类号: | H04L67/10;G06F16/2458;H04L9/40;H04L67/1097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擎科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9 | 代理人: | 黄智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技术 分布式 记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及方法,包括将所有记账节点和管理服务器构建为区块链网络,所述记账节点包括第一记账节点和第二记账节点,第一记账节点包括应用商店服务器,所述第二记账节点包括安全监管服务器,为第一记账节点和第二记账节点分别配设账号和密码,当在进行记账时,首先第一记账节点发出记账请求,然后通过区块链网络进行传输至终端,经过终端同意记账请求后并开通第一记账节点修改第一记账节点服务器的权限。本发明通过第一记账节点和第二记账节点的设置,提高了记账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及方法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现有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及方法,在进行记账时,都是直接进行记录的,不具有分布记账的功能,降低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及方法的使用效果,因此,亟需重新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有记账节点和管理服务器构建为区块链网络,所述记账节点包括第一记账节点和第二记账节点,第一记账节点包括应用商店服务器,所述第二记账节点包括安全监管服务器;
S2:为第一记账节点和第二记账节点分别配设账号和密码,当在进行记账时,首先第一记账节点发出记账请求,然后通过区块链网络进行传输至终端,经过终端同意记账请求后并开通第一记账节点修改第一记账节点服务器的权限,接着第一记账节点通过账号和密码登陆第一记账节点服务器进行记账;
S3:每个第一记账节点启动后,将自动连接除该第一记账节点以外的其他所有第一记账节点,并向除该第一记账节点以外的其他所有第一记账节点发送该第一记账节点的发出共享记账请求,同时该第一记账节点也会处理其他第一记账节点发送来的共享记账请求,并对其他第一记账节点发送来的共享记账请求进行处理;
S4:第一记账节点获取的交易信息包括:第一记账节点所发布应用对应的应用名称、应用版本、应用摘要、开发者名称、发布时间、应用商店名称、应用发布页面链接和应用下载链接信息;第二记账节点获取的交易信息包括:第二记账节点所发现的违规应用对应的应用名称、违规原因、应用摘要、发布时间、应用商店名称、应用发布页面链接、应用下载链接和整改结果信息;
S5:当需要对记账的信息进行查阅时,首先确定要确定第一记账节点的ID,当确定第一记账节点的ID后,再通过账号和密码登陆到需要查账的第一记账节点并对记账记录进行查询,若查询无异常即可直接退出第一记账节点,若查询有异常,需发送异常信号至终端进行处理;
S6:当查账完成后,将多个第一记账节点上的数据全部都传输至终端并进行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S2中的第一记账节点和第二记账节点分别配设的账号和密码均加入区块链网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S3中发送共享记账请求的同时也会发送账号认证,当认证成功后才会和其他第一记账节点共享记账数据,若认证不成功则不会和其他第一记账节点进行共享记账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记账节点还用于构建所述区块链账本中的应用分发数据结构,所述应用分发数据结构包括应用名称、应用版本、应用摘要、开发者名称、发布时间、应用商店名称、应用发布页面链接、应用下载链接信息和交易id信息;所述第二记账节点还用于构建所述区块链账本中的应用监管数据结构,所述应用监管数据结构包括应用名称、违规原因、应用摘要、发布时间、应用商店名称、应用发布页面链接、应用下载链接和整改结果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浩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浩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2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烟过滤装置及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文化传播展览展示用3D全息投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