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2668.1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4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洪;陈裕达;魏宁波;周炎朋;周家辉;周耀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壹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10 | 分类号: | H02M5/10;H02P13/06;H02H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力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压器 补偿 控制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包括:输入节点组、输出节点组、补偿变压器组、补偿控制开关组、极性控制开关组和保护电路组;输入节点组用于连接输入相线,以得到输入电压;补偿变压器组用于输出补偿电压,以对输入电压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补偿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对输入电压投入补偿电压;极性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补偿电压的极性,当补偿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同,则为对输入电压正向补偿,当补偿电压的极性相反,则为对输入电压反向补偿;输出节点组用于输出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后的输入电压。通过设置补偿变压器组、补偿控制开关组和极性控制开关组,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调整。本发明主要用于稳压器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稳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交流稳压器一般采用常规调整绕组的方式来进行输出电压的补偿,但是,这种补偿方式不可以对较高的输入电压进行补偿,而且整个电路结构复杂。
因此,行业内亟需一种结构简单的稳压器控制结构,以实现对不同的输入电压的有效补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包括:输入节点组、输出节点组、补偿变压器组、补偿控制开关组、极性控制开关组和保护电路组;
所述输入节点组用于连接输入相线,以得到输入电压;
所述补偿变压器组用于输出补偿电压,以对输入电压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
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对输入电压投入补偿电压;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补偿电压的极性,当补偿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同,则为对输入电压正向补偿,当补偿电压的极性相反,则为对输入电压反向补偿;
所述输出节点组用于输出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后的输入电压。
进一步,本补偿控制结构还包括保护电路组;
所述保护电路组用于在补偿控制开关组对输入电压投入补偿电压前,限制补偿变压器组的电流。
进一步,所述保护电路组包括:第一保护电路、第二保护电路和第三保护电路;
所述输入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和第三输入节点;
所述输出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出节点、第二输出节点和第三输出节点;
所述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第三输入节点用于连接△接法的三相电;
所述补偿变压器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
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一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包括:第1极性控制开关、第2极性控制开关和第3极性控制开关;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一绕组串,所述第一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一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壹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壹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2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