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请求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3634.4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7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固;董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6 | 分类号: | G06F8/36;G06F9/4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请求 方法 装置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请求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与FLutter端的通信通道,并通过所述通信通道获取所述FLutter端发送的用于请求服务的待解析数据;对所述待解析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一个或多个内容数据;根据所述内容数据所映射的请求封装格式,对所述内容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请求数据;将所述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地址,并获取所述目标地址返回的返回数据;将所述返回数据返回至所述FLutter端。本申请能够实现本申请的实施端的请求封装和请求数据收发功能模块与Flutter端之间的共享复用,避免组件重复、同样的功能在多侧重复实现,从而能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请求方法、数据请求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移动端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的开发也越来越重要。目前APP大多采用混合型开发模式,混合型开发模式是一种取长补短的开发模式,会涉及到APP开发的跨平台技术方案。在现阶段,跨平台技术的演进好比百家争鸣,以WebAPP,HybridApp、Cordova、Ionic、React Native等方案极大的促进了跨平台技术的发展,提升了APP开发便捷性。
但是对于在混合开发模式下开发的应用而言,由于混合开发模式下的资源库的重复和无法兼容,会带来系统的运行效率低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请求方法、数据请求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如何提高应用的运行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请求方法,所述数据请求方法包括:
建立与FLutter端的通信通道,并通过所述通信通道获取所述FLutter端发送的用于请求服务的待解析数据;
对所述待解析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一个或多个内容数据;
根据所述内容数据所映射的请求封装格式,对所述内容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请求数据;
将所述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地址,并获取所述目标地址返回的返回数据;
将所述返回数据返回至所述FLutter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请求装置,所述数据请求装置包括:
待解析数据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建立与FLutter端的通信通道,并通过所述通信通道获取所述FLutter端的待解析数据;
数据解析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待解析数据进行解析,得到目标地址、一个或多个内容数据;
数据封装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内容数据所映射的请求封装格式,对所述内容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请求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地址,并获取所述目标地址返回的返回数据;
数据返回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返回数据返回至所述FLutter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待解析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注册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FLutter端的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通信地址、通信端口和报文格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3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