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能源电池装配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3817.6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7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谢贤仁;谢贤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竣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能源 电池 装配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电池装配调节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端面均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端面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布盒,所述排布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橡胶垫,所述排布盒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滑动嵌入有电池盒,所述排布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板;该调节装置能够快速、准确、自动的将电池进行排列组合,从而保障新能源电池整体的质量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新能源电池装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新能源电池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新能源电池是通过将多颗三元锂电池组合而成,从而使新能源电池得到足以驱动电动汽车的能量,并且每颗电池之间紧密排列,从而减少整个电池的体积;
但是现有的电池装配装置缺少排列装置,导致电池之间的间距不一样,从而增加了整个新能源电池的体积,还要二次排布浪费时间,增加了制造成本,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电池装配调节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电池装配调节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池装配装置缺少排列装置,导致电池之间的间距不一样,从而增加了整个新能源电池的体积,还要二次排布浪费时间,增加了制造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新能源电池装配调节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端面均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端面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布盒,所述排布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橡胶垫,所述排布盒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滑动嵌入有电池盒,所述排布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板;
所述滑动槽板的一侧端面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滑动槽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推动槽板,所述推动槽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外侧套接有推动弹簧,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横向滑块的一侧端面与滑动杆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横向滑块通过滑动孔与滑动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盒的底端与绝缘橡胶垫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下滑孔,所述排布盒的底端与绝缘橡胶垫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下滑导向管。
优选的,所述推动弹簧的一端与推动槽板相连接,所述推动弹簧的另一端与绝缘橡胶块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面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与限位杆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卡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固定卡块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卡块与定位槽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一侧端面远离限位杆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推部端部固定有一推块;所述推块包括一密封中空的弹性套体;所述弹性套体内填充有非牛顿液体。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由一直线电机驱动沿滑轨移动;所述电动推杆上设置有一行程开关;所述电动推杆的推部完成一次伸缩触发所述行程开关;所述形成开关触发所述直线电机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竣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竣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3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自由度托弹平台
- 下一篇:一种煤矿钻孔深度测量短节及钻孔深度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