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递送输送导管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4464.1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1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凤;吕世文;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递送 输送 导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递送输送导管的装置,包括:大体上管状的套件与扩张器,套件包括变径鞘,扩张器包括穿刺单元、装载单元和过渡单元,套件可套设在扩张器外,且变径鞘的远端部分可与过渡单元配合连接,使得变径鞘的远端与穿刺单元的近端的连接处呈平滑过渡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递送输送导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进行外科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医疗装置放置在身体内。例如,心脏瓣膜的置换或修复手术需要将输送系统从脖子或大腿或其他位置递送至心脏附近。而由于输送系统内设置了植入器械,导致输送导管的端部尺寸较大,输送导管无法直接从切口进入,在此情况下,术者一般会使用递送装置来辅助输送导管进入患者体内。
为了使递送装置得以进入体内,首先需要将递送装置套设在扩张器外,递送装置被扩张器撑开,然后操作扩张器并带动递送装置进入切口,但是,由于递送装置具有一定的厚度,递送装置的远端与扩张器的连接处会形成凸起或者台阶,且因为切口的大小一定,形成的凸起或台阶在进入切口时会受到阻碍,易出现扩大切口、伤害组织的情况,甚至会出现递送装置进入失败等问题,因此,在扩张器带动递送装置进入切口的过程,如何保证递送装置的远端与扩张器的连接处平滑无台阶是临床实践中急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同时,由于植入器械的体积较大,输送导管的远端部分的直径会大于其余部分的直径,现有技术中的变径鞘无法时刻随着套件内的输送导管直径变化而变化,容易发生因变径鞘直径过大而堵住血管的意外,导致血管阻淤,而且也可能由于变径鞘与输送导管间存在间隙使得血液在间隙中形成凝块,出现多种手术并发症,因此在变径鞘内的输送导管直径变化的情况下,变径鞘如何保持与输送导管贴合仍然是临床实践中的一项技术难题。
专利CN202010367031 .6提供了一种可扩张导管,包括:本体、连接部及加强部;所述可扩张导管沿周向在一收缩状态与一扩张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本体具有沿周向的开口,所述开口沿轴向连续设置,所述开口的开合对应于所述可扩张导管的状态的转换;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开口的两侧;所述加强部沿所述本体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连续地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且所述加强部在所述本体的周向方向上不重叠;该设计方案的缺陷在于:可扩张导管被扩张器撑开后,其远端开口不一定为均匀封闭的,且其远端与扩张器会形成台阶,影响扩张器带动可扩张导管进入目标位置。
专利CN202080022234 .X提出了一种用于递送导管装置通过患者的动脉切口的护套,所述护套包括:管状护套主体,其具有纵轴、开放的近端、开放的远端、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限定了在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之间用于通过导管装置的管腔;和可膨胀球囊,其布置在所述管腔内并配置为:当所述导管装置布置在所述护套内并且所述球囊膨胀时,占据所述护套主体的内表面和所述导管装置之间的所述管腔中的纵向空间,并且流体密封所述管腔;该设计方案的缺陷在于:通过球囊膨胀占据护套主体与导管装置之间的空间的方式具有局限性,当导管装置的部分直径很大时,其余部分只能通过球囊膨胀来扩张护套主体,这导致递送装置在血管内的直径过大,不仅不能顺应血管,还容易堵住血管。
因此,如何实现递送装置的远端与扩张器的连接处平滑无台阶和如何保持递送装置与直径不同的输送导管贴合,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递送装置的远端与扩张器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的问题和递送套件无法与直径不同的输送导管保持贴合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递送输送导管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递送输送导管的装置,包括:
大体上管状的套件与扩张器,大体上管状的套件与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包括变径鞘,所述扩张器包括穿刺单元、装载单元和过渡单元,所述套件可套设在所述扩张器外,且所述变径鞘的远端部分可与所述过渡单元配合连接,使得所述变径鞘的远端与所述穿刺单元的近端的连接处呈平滑过渡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4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创新型闪光灯驱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镜像对称的凹凸翼型翅片式PCHE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