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热炉爬坡升温的输出导通角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5896.4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2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F27D19/00;G06F111/1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何梓秋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热炉 爬坡 升温 输出 导通角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热炉爬坡升温的输出导通角计算方法,属于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稳态时温度与导通角对应关系的斜率表;S2:依据当前理论温度和实际温度决定是否更新计算输出导通角;S3:结合当前导通角和单位理论温升以及当前斜率计算输出导通角。本发明逻辑简单、可靠性高,能够使加热炉以爬坡模式在短时间内准时、准确地到达目标温度,值得被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炉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热炉爬坡升温的输出导通角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加热炉是一种常见的加热设备,加热炉应用遍及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热处理、表面处理、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领域。连续加热炉包括推钢式加热炉、步进式炉、转底式炉、分室式炉等连续加热炉。
爬坡升温是加热控制的一种升温模式,相对于常用的短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然后维持一段时间,爬坡升温是在设定的时间内均匀连续的升温过程,其升温曲线接近线性,同时在设定的爬坡时间结束时刻其温度也刚好到达目标温度。
现有加热炉爬坡升温采用开环控制的方式,在指定时刻到达目标温度其可靠性有限。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加热炉爬坡升温的输出导通角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加热炉爬坡升温采用开环控制的方式,在指定时刻到达目标温度其可靠性有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炉爬坡升温的输出导通角计算方法,采用的闭环控制方案,能够在短时间内准时准确地到达目标温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稳态时温度与导通角对应关系的斜率表;
S2:依据当前理论温度和实际温度决定是否更新计算输出导通角;
S3:结合当前导通角和单位理论温升以及当前斜率计算输出导通角。
更进一步地,在一个周期时间内,以过零点为参考点,使可控硅导电的起始角度称为导通角。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斜率表的建立方式为绘出稳态时各个温度与导通角的对应关系曲线,采用多段线性拟合方式建立其相应的斜率表,斜率表数据结构成员包括分段温度最小值、分段温度最大值和分段曲线斜率。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判断更新的依据是比较理论温度和实际温度,若当前理论温度比实际温度高,则执行更新并累加单位理论温升,否则仅累加单位理论温升。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输出导通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Ph(i+1)=Ph(i)-(ΔT/K(n))
其中,Ph(i+1)为输出导通角即计算出的下一个周期导通角,Ph(i)为当前导通角即此次周期内的导通角,ΔT为单位理论温升,K(n)为当前实际温度所处分段斜率。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单位理论温升是指当前周期内理论上应升高的温度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ΔT=ΔT′/(Δt*1000/10)
其中,ΔT为单位理论温升,ΔT′为目标理论温升,Δt为设置的目标爬坡升温时间,其单位为秒,而市电半波及计算周期时长为10毫秒,因此计算在此爬坡升温时间段内其步数为Δt*1000/10。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用于加热炉爬坡升温的输出导通角计算方法,逻辑简单、可靠性高,能够使加热炉以爬坡模式在短时间内准时准确地到达目标温度,值得被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5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